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九章 模仿

以拿。

    郑芝豹在胶州城带到了正月十三,一切事情商定,把那些师傅之类地匠人留下来,八闽商行也在胶州城中开设了一家商铺,那几个探子略有些尴尬的也被安置在这里,不过既然做到了明处,胶州营反倒是宽容了些。

    在莱州府大部分的平民百姓,过完这个年之后,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糊涂的,都是看到了其他州府的惨象,都知道自家能有顺利过年,到底是因为谁,如果不是李孟大兴土木,给大家一个活计,一份赖以为生的收入,临近州府的那些人的遭遇,肯定会生自己的身上。

    青州府,登州府,济南府,东昌府,兖州府则没有莱州府那么好地运气了,大批的流民饥民,能成为这些流民饥民还是好事,很多人则是在这种大灾中无声无息的死去,严格来说,这种大灾荒对李孟和胶州营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比如说从去年八月起,郭栋就很少来找李孟抱怨人手不够的问题了,李孟这边给工钱管饭,而且能保证平安,各个府县地铁匠和其他地手艺人过来的越来越多,兵器火铳和各项物品地制造修理保养,都有足够的人。

    这些铁匠们对这王法很少关心,也不管自己打的是什么,只知道外面大批的人饿死,自己在这里卖力气,养活全家,这就足够幸福了。

    新婚燕尔,颜若然和李孟又是几年的地下通信,在一起好像是有无限的话要说,实际上双方对各自的详细情况并不了解,此时成为一家人了,这才现对方身上有许多的东西等待自己去挖掘。

    尽管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可李孟白天几乎不会在内宅,在各处军营巡视。或是在内宅接待客人,自从婚礼过后,上门拜访的客人数量一下子翻了几番,沟通关系,求人,做生意的,许多人实际上是通过刘泽清覆灭的隐约传闻和婚礼上宾客的层次,才意识到李孟这个人物的重要。

    这年头要向交结贵人,那就不能讲什么矜持,总归是要抓紧冲上,也不管李孟是不是新婚蜜月,直接就登门了。

    不过这些宾客里面极少有文官或相关的人,大多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族,或是从前兖州府一代和私盐有牵扯的人物,至于武官,都是刘泽清的残部军马,虽然李孟没有去碰他们,可他们各个都是担惊受怕,不停的来示好。

    这天是崇祯十一年的正月十六,这次在书房接待的客人却不是外地的,而是本地的熟人,胶州城地方上的才子----举人周扬。

    双方那是熟人了,没有那么多的客套,先前周举人说了那迁居荆襄一带的建议,但李孟却没有什么反应,周举人一直是有些心结,不过眼见这李孟地位窜起,天下虽然纷乱,这莱州府却好比太平世界,越证明了李孟的杰出,周举人这才是放下了心结,全心全意的为李孟做事。

    李孟的手下中,无论文武,虽然权力不小,可出身学识都不能算是太高,周举人这举人当真是鹤立鸡群,官样文章,衙门手续都是精熟,很快就被李孟重视起来。每次周举人来拜访都是颇高的规格接待,周举人也渐渐的放开,谈笑风生。

    “好叫大人知道,昨日在胶州城西的李庄处,看见营中的士兵看管着几十个人在那里平整土地,却有了个想法。“

    那几十人自然就是被抓来的探子,犯不着杀人,不过只是在那里圈着,干活赚钱吃饭,定时在黄平手下的监视下给他们的主子写信报告打探的情况,只是李孟也不说破,笑着抬手给周举人倒了一杯茶,虽然亲近人都知道李参将有这个习惯,可而今能享受到这习惯的人可越来越少。

    周举人微微起身致谢,兴致勃勃的说道:

    “而今山东大灾,流民无数,虽说惨了些,却是大人的好机会。”

    这话被人听到,恐怕马上就要按上个大逆的罪名,但李孟只是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那边的周举人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