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三十章 铁面人 亲疏有别

占了大头,这两家,一家是圣人传承,朝廷封了几百年的衍圣公,一边是天子地血裔,也是传承了十几代地藩王,这两家人会和大人走到一起去吗?”

    听到孙传庭的问话,李孟缓缓地摇摇头,目前来说,文如商行的主事人孔三德,在外人看来是很会做生意的,或明或暗的赚了胶州营许多的金银,山东兵马或许是认栽,从来也不计较。

    但李孟却知道,孔三德对胶州营一直是颇为的亲善,帮了许多不应该帮的忙,比如说是当日偷袭曹州的刘泽清,在宁阳和泗水的田庄偷着安顿胶州营的兵马,这可是大人情。而且当日间那私下里的求见,双方谈的那一席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外人知道。如果孔府真有什么事情,孔三德应该是站在自己一方。

    不过李孟这边最近也得到些消息,说是孔三德这日进斗金的职位,被衍圣公府内的许多人觊觎,觉得这买卖如此容易就能做成,若是换我来,岂不是一样赚钱,孔三德虽然有能力,但毕竟是个外系的族人。

    孔家的长房有几个袭爵无往的同辈人,每天就是撺掇着家中的长辈,要来夺这文如商行的主事人的位置,孔三德上下打点的好,可架不住别人贪心,若是孔三德失势,很多不方便胶州营出头的事根本找不到好的代替,很是麻烦。

    如果孔三德被搞下来,那自己这一方或许和孔府真的没有走到一起的机会了,或许应该找点办法支持下他,那边孙传庭不知道李孟在倾听的时候,动了这么多的心思,看着李孟的面色凝重,就在那里继续说道:

    “这两家注定不和大人一心,可偏偏是占据着鲁地最肥沃的土地,还有大量的人口,大人,军民相隔,地方上的赋税和大帅没有什么干系。胶州营的盐务,实际上变相的和山东官民收取赋税,只不过这赋税地名目却变成买盐的钱了。”

    李孟听到这里。也是猛然的反应过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自己地盐业遍布山东,山东每个人吃的盐,都是盐场里面出产的盐,胶州营贩盐的利润扣除成本,多出来的那一块,有部分是正常的利润,另一部分可就是类似于收上来的赋税了,从前还真是没有想明白这个关节。孙传庭这一分析,却到了点子上。

    “山东精兵强将,军费花销是一笔极大的数目,朝廷不下拨军饷,大人自己创出私盐这条财路自己自足,实在是雄才大略。”

    说到这里,却是直接捧了李孟一下,孙传庭虽然是英杰,但大明官场呆的久了,说话还是懂得圆转如意。果然,接下来的话,就开始转了风向。

    “大人,这盐务既然是赋税之政。那这作用可不光是银钱这么简单,赋税本是大政。本朝讲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士子文人,自然是不必缴纳税赋,负担徭役地,农工商三民,则都是被课以重税。大人的事业虽然还没有到那一步,但也以通过这赋税之事分出亲疏远近,让这鲁地之民,知道跟随大人和不跟随大人。到底有什么分别。升斗小民,你与他讲大义道德。是没有用的,只有在利害上下功夫,才能让他们明白……”

    分析这盐务之本质,并且做出改进,孙传庭侃侃而谈之后,还拿出了写好的条陈交给李孟。

    刚刚投靠的时候,李孟本还没有指望对方这么快就挥作用,毕竟在后面看各项文报,和亲身来处理接触这些事务,还是有差别的,谁想到孙传庭竟然这么快就上手,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实在是让人惊喜。

    这个条陈迅的实行了下去,兖州府和东昌府那些自成体系的大豪大族,虽然有自己的田产基业,可也是要吃盐地。

    将近几年的时间,盐价一直持平,货源充足,大家都把这买盐吃盐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没人想着去储存些以备不时之需,等到胶州营这个命令一出来,众人才现,想要买盐根本没有别家可买。

    武装盐丁和兖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