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 桃李争艳若秋蓉



    他被事实接受了,”估计脑子在祠堂祖宗的敲打下,变得乖巧了吧,”他这样安慰自己。但是,他还得说下去。

    “恩,我儿此言,为父深感欣慰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难得你还记得你娘亲,这事就不在重罚于你。但是,你要给为父抄写《论语》,以抵偿你不务正业,亵渎祖宗之过,你可愿意?”

    陈省华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样更有利于三个孩子,即罚了,又能规劝,只是最好的办法了。

    “孩儿愿意,父亲教诲,孩儿名记腑内。”

    说完,陈尧咨对父亲施了一礼。

    虽然,陈尧咨的认错悔悟对陈省华来说是一种奢侈,但他还是尽最大的希望说服自己,相信幼子已经浪子回头,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退下吧,”

    陈省华开口道,

    “明日我到书房检查,还有唐夫、希元,每日读书习字必不能少,虽然你们已将年及弱冠,但需知人之学无止境。”

    这唐夫,就是陈尧叟了,这也是历史名人了,本是太宗端拱年的状元,真宗年官至宰辅,也是历史名人了。但在史书中最为深刻的,便是他在宋辽大军澶渊对峙的时候,大力鼓吹真宗南下迁都了。

    这希元,也是大名远扬了,他中进士比起其兄长还早,仁宗年间官至宰辅,他的名声却倍受世人称赞。

    “孩儿知晓,谢父亲训示。”两兄弟答道,施礼完毕,三兄弟有序而退。

    …

    …

    吃过早饭,陈尧咨便来信步闲庭似的回到自己屋子。在这个家庭的时间虽然非常短暂,陈尧咨仍然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严格的教。

    他必须完成每天的书法练字,本来正愁写字单调的他,被父亲罚来抄习《论语》,这也令自己喜出望外了

    “至少不会那么单调的写挥舞着毛笔吧,”他暗自想到。

    脑子里回忆着赵孟頫的书法精要,一边暗自的研磨。铺开纸,翻开旁边的《论语》开始练起自己的字。现在的这个年代对《论语》的喜爱程度远远过其他时代,宰相赵普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于后世。

    “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知不觉,已经是午时三刻,此时的陈尧咨还在出神的慢慢的挥着自己手中的狼毫,丝毫不觉腹中已经“咕咕”着响。午饭时刻,陈夫人见不见了幼子,便令丫鬟秋蓉去寻。

    秋蓉已经对陈尧咨习惯了,按照她的经验,此刻,不是在找几个斗蛐蛐,就是还在哪里爬树抓鸟窝。秋蓉奉夫人之命,除了陈府,沿着熟悉的路寻去。

    走了片刻,忽觉得不对。“小少爷不是一大早就被老爷罚抄《论语》吗,怎么敢才几个时辰就又跑出去。对、绝对不会,但在府内,为什么不吃饭了?”

    她当然知道,已经被撞昏过一次的陈尧咨现在可是处在被保护的状态。就连陈老爷的体罚也改成了罚抄书。

    “抄书,对,少爷不是在自己房里抄书吗?难道是偷懒睡着了?”

    以前,陈尧咨拿着书就是呼头大睡,丝毫没有最为士子应有的对圣人的敬意。

    “对啊,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肯定是在书案边睡着了。”

    她心里释然之下,疾步转回陈府。待走到陈尧咨窗前的时刻,突然被自己的眼前的画面惊呆了。

    只见窗前上,正是总角插头的陈尧咨一边细声微颂着“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隐。……”,一边用自己粉嫩泛白的小手拿着湖州笔,仔细的写在笔下宣纸,写的不快,反而很慢。但其严谨、其专注与墙外热闹满枝的艳桃交相辉映着。

    不知觉得,秋蓉的脸颊被热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