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十、太后面首

所以决定留在关中静观时变,直到苻坚上位。王猛才出山,果然得展胸中抱负。王猛也一直觉得自己留在北方的决定是明智的,因为东晋没有他的用武之地,他在氐秦居高位、握重权。对东晋朝野大事也走了如指掌,陈操之从钱唐一步步走来,他王猛隔岸观火一般看得分明,颇感惊奇。原来一介寒门子弟在东晋也能有一番作为,所以王猛很想见识一下这个陈操之。

    窦酒道:“禀王尚书,,东操!是靠书画音律沽名钓誉的。江左就重泣此虚饰。必判亢实干之才。”

    王猛看了窦诣一眼,淡淡道:“去年冬,陈操之在会稽土断可是成绩卓著啊,并非只会空口谈玄之辈,而且陈操之与顾恺之在建康瓦官寺画的佛像壁画,声传北国,燕、秦都有佛陀信众不远万里前往建康观礼,欢喜赞叹而还,芶太后亦知此事,月前得知陈操之将来长安,便要陛下留陈操之在秦为官,好为秦国的佛寺画像,呵呵,所以说陈操之能不能回到江东还要看他自己的本事。”

    窦滔不敢再多言,心道:“把陈操之留在长安,这倒是有趣的事情。芶太后既信佛,也纵欲,陈操之将入芶太后闱中乎?卫将军能容得下陈操之!”

    卫将军李威是芶太后的情人,此事朝野皆知,而且待生在位时,几次要杀苻坚,全赖李威保全,氐人对男女之事比较随意,所以荷坚对其母芶太后与李威欢好也是听之任之,而且事李威如父,就连王猛对李威也是兄事之,很是敬重,这个李威与史上那些祸国殃民的男宠面不同。对氐秦符氏忠心耿耿,在治理国家方面与王猛配合默契,政绩显著。无论氐人还是汉人,没有哪个因为李威是芶太后面而心存轻视。

    夜深,窦朗、寰滔父子告辞。姚荼也随后告辞,前将军杨安留下与王猛续谈,杨安笑道:“那某姚蒙王尚书召入府中议事,喜形于色,王尚书将重用姚苇乎?”

    杨安与王猛私交甚笃,颇知王猛心意,姚襄死后,姚长率羌人降秦。王猛认为姚长不是真心降服。久后必乱,曾秘密建议待坚杀掉姚长以除后患,待坚讲究仁义,不肯诛降,王猛只好作罢,而现在,王猛却要委姚长以南征的重任,所以杨安有此疑问。

    王猛微笑道:“目平正是用人之际,我何不能容一姚长。”

    杨安心领袖会,不再多说,只是问:“公既欲与卑和谈,奈何又厉兵秣马要攻荆襄?”

    王猛道:“上回晋人带平的兵器。果然精良,晋欲以此换我秦国的战马,我则与之壮龄的稀马,只可供驱使五、六年,又不能生育,如此。晋始终不能建立起强大的骑兵,对我秦国构不成威胁,待我扫灭强燕,再图江东,九州归一,开太平盛世。”

    杨安赞叹道:“王尚书雄才伟略,诸葛武侯不能及也。

    王猛谦虚了一句,又道:“陈操之此时想必已到了洛阳,洛阳现在只剩沈劲的八百弊卒,若无援兵。不出三个月,洛阳必为慕容恪攻占,目下河南之地已尽被燕略取,洛阳孤城失守之后,秦、燕将在河北、河南对峙,此非我所愿也。”

    燕国有慕容恪,其势方炽,而秦国现在还在忙着安抚北方的匈奴和氐羌诸部,还有凉州的张天锡未灭、云中的拓跋氏也可能为患,所以王猛还不想在黄河以南与燕国争锋。要先安定了北方,再与鲜卑慕容全面开战,这也是王猛愿意与东晋和谈的主要原因,但如果东晋守不住洛阳,河南就尽属燕国,燕军可直抵潢关,关中就危险了。

    杨安道:“既如此,我何不先取洛阳?”

    王猛道:“洛阳城弊人稀,我取之易如反掌,之所以留而不取,就是要让晋、燕相争,但现在看来桓温志在江左称帝,恐怕是无心救洛阳了。”蚕眉微皱,又道:“我命建节将军邓羌屯兵灵宝和苗城,伺机而动,至于究竟是先取洛阳还是其他,待见了陈操之后再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