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六章 选择

起来厉声指责乌代。此时乌代已经喝的酩酊大醉,在易卜拉欣的指责下,他蛮性上来,立刻飙了。大怒的乌代抽出自己的金手枪咣咣冲着易卜拉欣就是几枪。旁边的阿比德;提克里蒂和保镖们见状大惊,连忙冲上去抱住乌代。易卜拉欣这才逃过一命,但他的肩和右臂都被子弹击中,随即被送往医院。

    这个消息传出,军心大哗,整个南方战线的伊拉克军队几乎要放下武器,反戈相击了。伊朗人势如破竹,很快又从另一侧突破第三军防线,构成了对第三军的包围态势。

    此时战局已经非常危险,伊朗军队只要攻下巴士拉,那么伊拉克第三军就将全部覆没。在巴士拉省内再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抵抗伊朗人的进攻,整个巴士拉省都可能沦陷。如果伊朗军队继续向北攻克阿马拉、纳西里耶的话,整个伊拉克的南部就落入了他们手中……

    在这个危急时刻,萨达姆知道,只有自己出马才能稳定军心民心,否则他的伊拉克政权极有可能被彻底颠覆。但他身在巴格达,面对着各方面的政治势力,不能有一刻分心离开,亲自出马指挥巴士拉战局是绝对不现实的。此时的萨达姆;侯塞因显示了一个枭雄政治家的本色,他雷厉风行的下了几道命令:

    第一、立刻召回乌代和阿比德;提克里蒂,平反被关押的伊拉克军官,允许他们“戴罪立功”。

    第二、任命库赛;阿卜杜拉;本;侯塞因为少将,代理南方军区司令官,并任南方战线总指挥,指挥南方一切作战部队,调用一切资源和力量保卫巴士拉。

    第三、在库赛;阿卜杜拉到任前,由原军区参谋长巴赫尔将军暂时代理司令官一职,务必守住巴士拉城。

    …………

    当刘明赶回多特蒙德时,萨达姆;侯塞因的命令已经到了他的手中。此时,他面临着选择,第一个选择是继续留在欧洲,直到萨达姆开出令他心动的条件,比如确立他继承人的地位,给他在复兴党内足够高的职位……然后再回国收拾乱局,那时萨达姆在前线战事的失利下必然声望下跌,正是自己趁乱崛起的好机会。

    第二个选择是放下一切,立刻回国。但这样会马上面临残酷的巴士拉保卫战。生死存亡,在此一战!如果这一仗打败了,那么自己先前的一切胜利和政治声望都会全部失去。因为一个丢失全国第二大城市巴士拉的将军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应该如何抉择呢?

    刘明皱起了眉头,看着电文久久无语。一个是伊拉克国家民族的危难;一个是自己的前程和政治生涯;他一时难以选择。刘明一直以来都认为穿越者的生活应该是非常轻松的,因为以前的自己并不属于这个时代和这个国家,他可以享受这个国家的一切而不用为它担负什么责任。

    可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呆的时间越长,他的这种想法就越生着变化。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幕幕或美好、或凄惨、或悲壮的场景。每当他闭上眼睛,他都不会忘记那些脸带着年轻的笑容、顶着风沙和自己一起行走在大漠上的战友的身影;他不会忘记那些开着卡车,冲向伊朗人油库时的悲壮而决绝的影象;也不会忘记巴勒斯坦难民营中象南京大屠杀一样遍地尸殍的惨剧……

    如果我是真正的伊拉克军人,我会怎么做呢?刘明问着自己。

    他想起了自己前生的那个伟大的民族中流传的面对这样情况时的感言:

    司马迁说过: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中国人的大书礼记里也掷地有声的说过: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当面对国家与民族为难的时候,个人的利益又算的了什么呢?一个时时为自己的私欲而放弃国家利益的人,又有什么资格领导伊拉克走向强大而光明的未来呢?刘明握紧了拳头,想到了历史上那个国家破碎、民不聊生的伊拉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