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三章 暗中箭

    美国和伊拉克将展开地缘政治角逐,深层次的利益矛盾生冲突,关系恶化势在必然。只是在冷战的条件下,苏联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

    苏伊两国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面对未来的国际形势,这一新闻并未引起舆论多大的反响。象这种所谓的战略伙伴关系,每年世界上的各国之间不知道要建立多少,就连美国和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但其实背地里却是互相较劲,只差互射核弹了。

    舆论真正感兴趣的却是两点,一是戈尔巴乔夫选择这个时候对伊拉克进行工作访问,表明了苏联zf的态度,既支持库塞;阿卜杜拉在巴格达的军事清剿行动,这与去年苏联媒体不断攻击伊拉克南方政权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一点就是欢迎宴会上萨达姆;侯塞因的出现,虽然他的脸色有些憔悴,胳膊好像也受了伤,但是人的精神还算旺盛,表现也算正常。有西方媒体猜测这个人不是萨达姆;侯塞因,而是库塞;阿卜杜拉手下假扮的,但全场所有的伊拉克官员都对这位总统阁下非常敬畏,连库塞;阿卜杜拉也不例外,而提出问题的媒体也没有什么证据,因此也不了了之。

    由于总统阁下身体有恙,因此他一直没有与戈尔巴乔夫见面,而是由库塞;阿卜杜拉和副总统拉马丹代劳。在刘明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谈后,拉马丹和新任伊拉克外长塔里克;阿齐兹与苏联代表团官员进行了几场低级别的具体问题的会谈。

    就在此时,从西方世界刮过一场冷风,给伊拉克政权的前途蒙上了阴影。德国《新图片报》突然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伊拉克正在通过地下渠道获得制造核武器的设备和材料,巴格达的核梦想依然没有破灭,据消息灵通人士称伊拉克已经拥有核材料,又有一个并行的展武器计划。如果他们感兴趣的设备能够买到,那么他们真的已距离成功制造出核武器目标不远了,也许只需一两年,就能制成一件真正的核武器。”报道同时出具了伊拉克展核武器的一些资料,这些资料很详细……

    在刘明看到这个报道的第一刻,他就知道,事情麻烦了……

    历来在核问题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的能源大国,军事强国。但为了对抗伊朗,美国一直对伊拉克采取既联合又遏制的政策。里根zf的中东地缘政治就是压制阿拉伯国家,使之对美国有用,但又不会联合,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以避免类似石油危机事件的生。

    这次让美国和西方忧虑的是,虽然中东问题的未来走向并不确定,但随着库塞;阿卜杜拉的崛起,伊拉克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如果伊拉克击败伊朗并能有效控制这一区域,它的地缘政治地位将大幅提高。如果它再拥有了核武器,那简直是在中东地区前门驱走了狼,后门又进了虎。

    美国和西方国家绝对不会容忍伊拉克拥有核武器,而以色列更是如此,拥有了核武器的伊拉克将是以色列最危险的敌人,影响到了这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让阿拉伯国家展核武器甚至就意味着战争,这是以色列人在空袭伊拉克的主要原因,为了自己的生死利益,他们不惜一战。

    简间单单的一则报道,立刻将伊拉克zf推向了世界的对立面,刘明面对的形势立刻险恶了起来。这个时候,国内人心未附,就连共和国卫队刘明也没有完全掌握,全国上下各级官员更是人心难测。这个时候,这个报道带给了他难以想像的巨大威胁和压力。

    以色列有可能借此对伊拉克动军事打击,一向与伊拉克关系紧张的叙利亚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