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一章 无心柳成荫

谋部军事情报部有个简称,叫做格鲁乌。要说起格鲁乌,那也是大名鼎鼎,至少在苏联国内,它的名头比克格勃差不了多少。

    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东方战线上的军事登记部,和克格勃的前身“契卡”组织基本是同一时期的。后来由列宁签署法令,成立了共和国野战参谋登记处,格鲁乌正式成立。第一任部长是从契卡派去一个名叫阿拉诺夫的人。随着军事斗争的展,这个组织逐渐强大,成为仅次与克格勃的大型情报机构。

    格鲁乌总部设在莫斯科市阿尔巴特街的苏军总参谋部内,代号是事部。总部内约有人,派到外国的谍报人员另有一千三、四百人,估计各类人约10万人。不过,格鲁乌的人事权、对外间谍情报活动的计划和安排等,都要受到克格勃的监督与控制。

    (本书于文网,期待更多精彩请登6阅读正版,支持作者,作者辛苦几个小时才能写一章,读者只需6分钱就可以订阅!谢谢大家!)

    审讯主管名叫萨格诺斯基,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在情报战线已经工作了二十年。他很清楚情报系统内部的事情,要说一个间谍随口说的几句话,他不会相信。但他却是知道,在克格勃内确实有一个叫做科什别里维奇的人,不过那个人不是上尉,而是上校。

    萨格诺斯基认识科什别里维奇是很偶然的,在西南军区与情报部门的一次会议上,由于年轻的小伙子不够,所以老萨格诺斯基也被派去为领导打杂。于是这位四十多岁的经验丰富的反间谍人员就成了给几个年龄比他小的多的克格勃领导安排汽车,食宿和旅游线路的杂役。而那些年轻的领导之中,就有一位叫做科什别里维奇,听说是克格勃的红人。

    很多事情,在萨格诺斯基看来,都是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己如果卤莽行事,惹怒了领导,那么前途就彻底毁了。他只有四十多岁,还想再继续进步呢!所以听了阿尔?穆罕默德,他开始谨慎起来,咳了一声说道:“你知道你闯进去的地方是哪里吗?那是军事基地,是国家的核心部门,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随便进入!”

    阿尔?穆罕默德敏锐的现了对方语气中的变化,不由的心中一乐,连忙道歉,表示自己是无意的。不过萨格诺斯基不是这么容易糊弄的,他询问阿尔?穆罕默德与科什别里维奇的联系方式。阿尔?穆罕默德可不会告诉他在基辅的接头地点,于是出言搪塞。

    这又引起了萨格诺斯基的怀疑,不过他没有继续为难阿尔?穆罕默德,而是客气的将他请到一个干净整洁的单间内暂时拘押了起来,说将进行例行调查。他自己则通过格鲁乌高层的一个同学,向克格勃打听科什别里维奇。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怀疑这个阿尔?穆罕默德不是什么间谍,而是克格勃用来走私国外香烟等奢侈货物的走私贩子。

    秘密走私此时已经是情报系统内部公认的秘密,就是格鲁乌的高层也在向国外走私鱼子酱罐头,换回酒和丝绸秘密的高价出售。萨格诺斯基不能把这件事情捅到高层,只能亲自找到科什别里维奇说明情况,然后放掉阿尔?穆罕默德,卖他一个面子。

    电话终于找到了,萨格诺斯基小心的打了过去。科什别里维奇突然接到这么一个电话,心中不由的有些诧异。他正准备动身去基辅,和那个阿拉伯贩子谈出售武器的问题。在电话中,他听明白了,原来那个叫阿尔?穆罕默德的贩子偷跑到了白采尔科维去了,还被格鲁乌的人抓了。

    科什别里维奇在心里暗骂阿尔?穆罕默德是个白痴,无可奈何的承认了他是自己的手下,并且接受了萨格诺斯基的好意,将这个事件解释为一场误会。对于那个格鲁乌的小兵的识相,科什别里维奇还是很满意的,这个人能够主动找到自己征求意见,而不把事情上报,看来是很有眼色的。萨格诺斯基----这个名字他记住了,有机会可以提拔他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