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5节 英国人想两手抓

  在与英国人关系紧张,眼看着就要打起来的关头,李秉衡居然想跟对方交朋友,这在李燮和等人看来的确是件荒谬的事情。但鉴于他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来看,或许有他的道理。

    自从将在槟城、怡保等地的造船厂等产业掩护到了几家美国资本的公司后,英国人就开始了对这几家美国公司进行调查。但恐怕英国人想破头都搞不明白,这几家股权关系复杂的公司只不过是李秉衡用来隐藏自己的交叉持股的出来冲锋陷阵的公司而已,实际上综合下来美国人的股份在这些产业不过5%。为了避免英国人进一步对这些产业的野心,他将这些产业的股份出售一部分给阿曼达的西斯卡尼基金会,这是英国人能够查到的明面上的,不过,这一招就是为了引诱英国人的奇招。

    爱德森总督早就通过下面找到阿曼达,要求她使用手上的权力召开造船厂董事会,停止为德国人建造战舰的工作,作为补偿,英国将为船厂正在建造的战舰买单。

    这一条件当然不可能得到李秉衡的同意,他通过阿曼达向英国方面表示愿意接受英国海军造舰订单。英国方面一直没有回音,况且他们也知道李秉衡在造船厂中仍有一定的话语权。

    在得到荷兰远东舰队被歼灭,而在新加坡的那一艘战列舰与三艘巡洋舰成为了光棍司令后,英国人终于坚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决心,既捏紧了大棒,又伸出了橄榄枝。

    英国人的特使艾森松秘密的来到了坤甸,通过阿曼达约见李秉衡。同时阿曼达也向他透露了这位特使的身份,她父亲的合伙人,阿姆斯特朗与维克斯两家造船厂的股东。

    看来这个家伙是以私人身份,却带着英国政府的委托,有着双重诉求。两人只谈了一次就谈崩了,英国政府给出了这次双方谈判的要求:除了正在建造的德**舰,槟城与新加坡的船厂禁止为德国人继续建造军舰;由阿姆斯特朗与维克斯两家造船厂投资与兰芳在坤甸新建一家造船厂,由英国方面掌握控股权,而兰芳则需要提供所有造船设备与技术,包括大口径舰炮技术,新船厂只能向英国海军出售军舰;向英国方面出售成套的造船设备,提供最新的多种军舰用装甲技术;允许汇丰银行等几家英国银行在坤甸享受在满清国内一样的特权。

    这几个条件无异于兰芳国已经战败,被迫接受城下之盟一般,是李秉衡万万不能接受的。而艾森松也不在意,而是请阿曼达当导游,在坤甸各处旅游起来。明摆着是想先拖着,等对兰芳的军事行动结束后再重新开启谈判。

    而艾森松也带来了沃森-西斯卡尼家族的意见,允许阿曼达在坤甸多停留两个月,以交接工作。

    两个月结束战争么?英国佬也把我们想的太无能了些。李秉衡不屑的想道。

    不过英国人的确有值得骄傲的资本,除了三个满员的殖民地师,每师九千多人,还有一个从缅甸与印度拼凑出的全英国籍士兵的主力师,全师一万两千人,再加上一个地方守备旅,有四万多人的兵力。在山打根有一个殖民地师与一个守备旅,一万多人。

    第二师师长费鸿杰带着师属部队与肖君潜团近万人防守山打根方向的英**队绰绰有余,坤甸这边看起来就古恂云第一师与还未成形的教导师,不过两万多人。但李秉衡有足够的信心一战定乾坤,打的英国人乖乖坐下来谈判。

    第二师二团长罗伟堂带着整团穿过中部婆罗洲在坤甸的东北的山脉悄悄驻扎下来,到时候准备出其不意给英国人拦腰一击,况且这里靠近沙捞越,到时候可以翻越山脉突袭英国人的后勤基地。

    当然,这次对英国人的关键一战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方案,李秉衡的建议是使用非常规战法。

    这一建议得到了临时组建的参谋部的认可,从古晋到坤甸以丘陵地形为主,除了沿海的低地,整个地形不适合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