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6节 合成氨与联合制碱

你们那的重炮工厂以及武器研究所要加强防卫。日本人已经开始把主意打到那边的几个专家身上,安保处已经开始布局,先跟你知会声。”

    安保处潜逃的那两个叛徒早已被控制起来,从目前审讯的结果看来,日本人得到了兰芳的一些买办阶级与地下势力的支持。

    对于这个结果,李秉衡早有预料。一个国家的政策,总有总有对立阶级,总有得不到利益的阶层,总有矛盾存在,但既然牵扯到勾结外人,那就怪不得他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政策的调整了。

    顾家将北婆罗洲英国人的动向6续通过安保处了过来,跳过了他们的家族伙伴,南洋洪门的一大家族,陈家。这代表着顾家正式与陈家划清界限,让李秉衡对陈家等顽固势力的清除没有顾忌。

    得到了顾家的表态后,李秉衡也将之前的顾虑一扫而空,作为南洋华人的领头家族,他们的面子不得不照顾。而李秉衡在海外市场上的疯狂敛金正是有了顾家等华人家族的帮助,才日渐的顺利起来。有了大笔的资金可以弥补兰芳工业基础的薄弱,大量的投入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带动整体产业的展。

    “现在我们资金有,但人才缺乏,技术也缺乏,怎么办?逼出来!重工业尤其是造船业与铁路两个重中之重,一亿元的投入能够带动相关产业起码十亿元的贡献。这些行业有多少?我可以告诉你们,细分的话可以达到三千多个产品。也意味着,我们在造船业与铁路上多一个项目投资进去,就有三千多个工厂受益。扩张产能也好,兴办新工厂也好,从无到有嘛。我们的工业基础没有没关系,先让粗放型的兴办出来。到我们的工业基础足够坚实了,再回头来精细化,将产业往集约型展。这是落后工业国迅赶上列强国家的捷径,也是我华人实业家们的机遇。不怕他们不兴办实业,那么多的机遇摆在那里,那么多家致富的道路摆在那里。我们只要给他们创造机会,提供需求就可以。商人逐利,巨大的市场,巨大的需求,他们早就看到了。目前大量兴办的实业,各家银行越来越火爆的贷款业务,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与徐锡麟闲聊时,两人谈的最多的就是工业建设。

    “不错,就拿我们的造船业来说,很多技术拖了整体的后腿,不然我们的船还可以更好。这就说明工业是整体,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落后。光华你一直说的,军舰是一个国家工业整体实力的体现,我到如今方才明白。我们现在追赶还来得及,还很及时。我们其实在重工业上投入的越多,就越逼着我们的资本家们为了占据相关产业的市场而动脑筋去进步,比如最近的几个项目进行的招标,还有军工采购,都让一大帮实业家如见了血的鲨鱼一样疯狂的竞争,有些人不但提高工人待遇,还四处寻访人才。欧美留学回来的人才更是抢手,眼下我们兰芳的工人与农民的待遇都很不错,虽然上工时间长了些,但现实所迫,也是可以理解。”徐锡麟侃侃而谈,一旦找到思路,许多问题都是条理清晰,在他的脑子里呈现出许多的新想法。

    见到他已经开始关注到工业化进程与工人阶级的关系,李秉衡在心底暗暗赞叹不已,果然是时代精英。

    “如果我在南洋的两次大规模的华商大会可以说是第一次产业革命,那么我们现在进行的,无非是第二次产业革命。而第三次产业革命,等到我们的工业基础扎实,国力强大,人民富裕,会自然而然的出现的。”对于将来的工业进程,李秉衡比谁都清楚。

    兰芳目前的工业建设与规划都是按照李秉衡制定的,到一次世界大战爆前正好是一个五年计划结束,而这个计划也大部分是针对分享战争红利而制定的。

    当然,在这个工业规划进行的同时也正在进行着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布局。

    在这些布局中最为机密也最为重要的还属于陈伯平与俞同奎主持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