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9节 聚焦东北

石油对中国的制约。

    从长远看,石油资源枯竭后,煤是取代石油作为原料基础的主要途径。一般地说。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有机一次产物都可以用普通技术由煤来制取。然而,与石油或天然气比较,先决条件是蝶化工是否有经济竞争力,污染是否能控制和治理,这就是从石油化工的初级产品和二次产物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媒转化物所取代的最基本因素。

    要以煤化工代替石油化工路线取决于是否具有高效、低污、经济的技术路线。从实际看来,化工原料从石油、天然气重新回到以蝶为主的路线上来,在近中期并不现实,应该理解为将来在原料方面也只能局部地、有限地用煤来代替石油,化学工业对石油的依赖仍将继续下去。煤化工的展寄希望于新技术的开,开出优于石油化工的技术经济路线。

    煤化工要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领域。任重而道远,李秉衡常常生出感慨,中国是缺油少气,但煤矿富集。一二二脊顾了中国,但也狠狠的戏弄了中国。在煤铁时代,中国没有抢占先机,落后于世界,如今还在拼命赶,近日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钢产量三百万吨的计划,但是相比美国的两千六百万吨以及德国的一千四百万吨,连个零头都不到,即便是英国也将在今年达到6函万吨,更何况正在扩军备战的欧洲各国仍然在不断提高产能。

    值得欣慰的是南华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工业体系建立,并且在多个工业领域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展潜力强劲。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许多能够影响世界走向的科技与产品南华都在秘密保护中,比如链霉素、青霉素以及晶体管等技术。

    更多的科学技术被秘密进行不准公诸于世,而且逐步的应用在南华的军事工业上,研究并积累,然后再进步,全面提高,完成更高的积累,这才是最为恰当的。

    南华并没有展露出全部的实力,而是选择了潜伏下来,隐瞒了许多,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中华民目政府的出现,很好的掩护了南华的“刺客”行为,将列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中华大地。

    列强怀着全新的目光审视着这个国家,而且心思各异。

    德国为了让中国能够强大起来,在东方牵制住沙俄与日本两个潜在的敌人,不遗余力的进行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中国的补救,他们真诚的在帮助中国强大起来,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利益诉求,他们需要在远东有个强大的国家,起码可以迫使沙俄在可能的战争中两线作战,要知道,两线作战有时候并不是简单的将国家力量一分为二,而是更多。

    美国虽然与南华签署了军事协防协议,但是并不想把自己与中国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他们只是需要这个庞大的市场,以及这个国家的资源,当然,前者为重。

    适当的让中国强大起来,使得这个亲近美国的国家能够从美具购买更多的商品,并且更加依赖于美国,是美国政界的一致意见,一个。足够强大,并且强大到能够威胁到美国的中国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这种思维尤其胜过了对待日本的看法。

    不过,目前仿佛并没有这种可能,南华那个疯狂的领导人这次继续在中国执政,他仍然将他鲜明的风格带到了中国,并且为自己树了沙俄与日本两个强敌,甚至差点全面开战。

    事实也是如此,沙俄军队如今正在唐努乌粱海陷入混战,听说他们的情况并不好,导一开始的如入无人之境完全不同,潜伏起来的中**队给了他们持续的撕咬,让他们疲于奔命,死伤惨重,从那里传来的消息表明。沙俄并没有能力彻底占据唐努乌梁海,狠狠的给中华民国政府当头棒喝。

    美国乐意如此,他们在中国并没有租借地与势力范围,而且还面临着英法等四国的排挤,所以他们来了,他们在报复。

    他们找到了很好的办法,那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