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21节 峰会

央帝国兴盛,则俯帖耳,中央帝国衰弱,则趁火打劫。

    否则,过去弄浪郡与带方郡都是汉人土地,占据了大半个朝鲜,为何今日朝鲜的国土反而倒了鸭绿江边。

    若说偻寇是心怀不轨的家奴,那么朝鲜棒子则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这次国防军在朝鲜大开杀戒,完全将朝鲜义勇军视作与日军一般无二的敌人,正是要震慑朝鲜人,不要妄想与中国顽抗。

    哪怕杀尽朝鲜人,让中国人移居朝鲜,李秉衡也要将这片土地彻底纳入统治,不能给野心家们任何的机会。

    这些都是后世宝贵又惨痛的教,中华民国如今不是后世的被封锁的中国,没有理由自…巾!了自只的臂膀,要诗就小小的朝鲜六

    “阻止我们在朝鲜设省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还是支持设省的,他们心中还是有大汉族情结的,加上现在我中华日益强盛,又是汉人政权,而且民族政策相当开明,他们没有道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李秉衡很清楚,后世许多的幕鲜人与韩国人都受到了西方世界的策反影响,加上野心家的教育与宣传,使得棒子们对中华很是离心离德。

    而这个时代则不同,许多朝鲜人都认为是汉族的后裔与近支,他们心中对中华还是存有很深的好感。

    当年朝鲜李朝视满清为犬羊夷秋,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满清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大明崇祯年号。直到清末,仍有人书写大明崇祯年号,以至竟然有“大明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不得不承认,朝鲜人还是很有些死眼的,恪守作为明朝藩属的责任与义务,至于后来成为满清藩属,则是阳奉阴违了。

    当时朝鲜君臣认为,“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而大明神宗皇帝绷神宗万历皇帝朱朗钧特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的于载籍者。宣祖大王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

    李朝孝宗则以光复大明天下为己任,倡议北伐,对南明政权、吴三桂和三藩分裂势力、台湾郑成功、准噶尔蒙古等反清势力寄以厚望,准备派使臣渡海联络,策夹击清朝。台湾郑氏多次请日本联合出师伐清复明,大明朝覆亡后,李朝王室一直进行各种追思活动,不忘宫中焚香望阙之礼,这种祭祀活动每年进行,直到朝鲜李朝末年。

    这段历史,李秉衡铭记于心,耸然不会忘却。

    如果大中华体系能够建立,中国实力不断强大,将来朝鲜作为藩属,必定会像对大明一样死心塌地,但是,想到后世情景,李秉衡还是选择再进一步,在朝鲜直接设省,以绝后患。

    哪怕阻力再大,他也要实现这一步关键之棋,杀戮可以用安抚来弥补,铁血可以用现实的利益来缓和。

    旧旧年8月在新任日本统监寺内正毅和亲日派大臣合谋下,《日韩合并条约》“顺利”通过,大韩帝国彻底被日本吞并,倒霉的李垢成了亡国之君。

    李垢的称号从“皇帝”被降为“李王”仍健在的父亲高宗李熙则从“太皇帝”降为“李太王”他们家族每年从日本那里支取一笔生活费用,表面上继续维持帝王生活,但没有任何权力,活动范围也被限制。

    李秉衡并不打算让朝鲜李氏王族重新拿回权力,国防军目前正在与日军血战,没有道理让李氏出来捡现成便宜的道理。

    徐锡麟也很赞同这一点,大中华体系将随着中国与南华的日益强大而显示出越历史的一面,过去的藩属。为何不能成为中央统治下的省份?

    中国国内也有许多人反对在幕鲜设省,认为这有损中华母邦形象,过去大隋盛极一时,屡次攻打高丽,最终因滥施兵戈而亡国。大唐盛世,也是对朝鲜半岛加有刀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