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四章 冬季大发展

提高了运输效率。

    安东十万户四十余万人,林靖文下令划分百姓等级,枢密院由原兵曹改

    军政司在各州县建立国民训练营,得男丁近二十万,为平民乃至士民、功民,安东男丁不管是汉家儿郎还是契丹丽等异族男子无不踊跃入训练营参加军训,全民皆兵,过个两三年怕不又是二十万猛士。尤其是安东苦寒,又是边境多征战之地,其地男丁强壮勇武。更是多善骑之士,林靖文轻易就从中征召到了一万骑兵,这可是正儿八经地骑兵,不是骑马步兵,这些辽东男儿特别是那些异族丁壮无不是自幼生长于马背上,骑术那是好的呱呱叫,只要严格加以正规训练,不多时便能成长为合格的骑兵。

    不过,林靖文要地可不是中原宋朝和辽、夏那样的枪骑兵等近战骑兵,他要的是弓骑兵,跳荡骑,他要的是这种让盛唐远征万里大漠西域无往不胜的骑兵兵种,远以弓射近便刀砍。

    复合弓的技术并不难,中原自古就有,只不过,其制造工艺极其烦琐复杂,特别是制造复合弓所需的材料繁多难成。制弓以干胶为六材,“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因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可以想象弓制造的复杂,而复合弓就更是难上加难。干以木为上,角以牛角为上,胶以鱼胶为上,丝即丝线,漆须色清。~木在中原塞外被广泛种植,这个好办;角需要本白中青未丰的牛角最好,一支制弓用的角的价格就相当于一只牛;筋就是动物的筋了,牛筋即合用;胶最麻烦,中原一般牛胶、马胶、鼠胶都用过,而林家用的是鹿胶,但最好的是鱼胶就不用说了。光制作一般的弓就如此复杂和昂贵,复合弓则更为甚之。林家以工业化大生产为先,不管制作什么成本都很低,弓也一样,但因制作太过复杂而且应用不多,所以没有大规模制造,但现在不一样了,骑兵弓最好的弓就是复合短弓,现在却是非要大规模制造不可。

    制作一把弓总共需要两至三年,但可以把各工序分开做,各项步骤可交错进行,所以可以每年都有成品出产。不过以前林家势力范围小,很多材料都凑不齐胶、干好办,军械司仓库里的大把,但角和筋就不好弄了,牛角牛筋?林家哪来的那么多牛。

    --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安东有充塞河谷的牛,由枢密院收购牛,牛肉拿去充作军粮,牛皮可做皮甲帐篷,牛角牛筋就用做弓。本来草原民族的复合弓是用木混合牛骨制作,但林家军械场用木和钢或铁混合制作,这样的威力比用牛骨更大。

    骑射,骑射,一时间安东军营里马蹄声四起,新征召的骑兵们除体力、技艺、军械使用、野外求生等训练外,最多的就是训练骑射,突击射、反身射、奔射、飞射,整个安东马蹄弓羽声四起。

    因为离辽东大战还有将近半年时间,林靖文在大军扫荡到长白山西边一点的图们江的时候,这个时候天气更为寒冷,即使安东本地人也大多不愿意出门,这个时候林靖文就将大军中的预备役解散,只保留正规军四个万人队。当然,三万高丽仆从军是不可能放回去的,都丢到连山关去修复关隘,这些高丽人可比奴隶划算多了,死多少都不算林家的损失,不象奴隶,死了还得去扶桑和吕宋抓。

    奴隶是永远不够的,即使从琉求等地来了十万奴隶,但分到整个安东六州两县之地还是太少了些,光修桥铺路就用去了一半的人,何况林靖文还在动一个大工程。

    那就是炼钢。

    林家从来都缺钢,自始至终都没充足过。以前用全钢制造兵甲军械的时候钢就是极为稀缺,弄得生产大部分时间停顿,就是为了等钢,后来大规模采用铁了吧,但兵甲军械的质量却大大降低了。能用好的当然不用差的,趁着这次占了安东和朝鲜半岛北部一部分,这些地方都产铁,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