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城招赵云

    各地乱做一团时,兖州却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屯田取得了丰收,各地的粮食产量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自从冶铁技术突破之后,冶练出的铁是以前的无数倍,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铁器的制作普及,刘功强制推行的农田用铁农具下到了各屯田单位,农具的大量普及加上刘功强行扩大的农家肥施肥法也是农业丰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了,对于这些东西的推行上,铁农具的使用到没什么反对意见,并具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赞誉,但是,对于在农田里施农家肥之事就多有反对了,这时的人们根本就无法理解那人的屎尿之类的还会对农田有好处,并且很有一些文人表示这样的田地上生产出的东西他们拒绝食用。但是,谁也不敢反对刘功的意见,并且,很多人对刘功是从心里佩服的,所以,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是推行了下去。

    看着手中用纸张书写的报告,刘功的心情非常不错,现在的青州和徐州已成了粮仓。

    造纸厂生产出的这种质量极好的纸,不仅成本低,而且非常好用,仅纸的销售就获利很丰。由于生产出了这种便宜的纸张,刘功在官府中也开始推行纸张办公,逐渐淘汰竹简和帛的使用。对于纸的使用是得到了文人的普遍欢迎,有不少文人甚至准备把这种改进的纸称为刘功纸。结果刘功当然是反对了。

    “主公,新城开城仪式等着你地。”陈宫在边上提醒道。

    一想到新城的情况,刘功就有一种成就感,在这个时代,除了皇宫和官府外。全都是低矮的平房。有很多房子随时都会倒塌,就算是昌邑这样的大城也显示不出城市的模样,每次在城中行走时,刘功都会不断摇头,这样地城市在自己地那个时代早就撤了。为了给这个时代的人们一种启。刘功决定利用现有的条件建一座漂亮的新城。现在这个目标终于实现了。虽然这新城根本无法与现代社会的城市相比,但它对于这个时代地人是一种思想上地冲击,谁见到水泥建成地房屋。谁见过水泥的路面,谁见过那规划极好的民居。这一切都在新城中体现了出来。

    昌邑地人越来越多,从各地到来的人大多都到新城工地上去做工,每天两餐饱饭外加一个铜钱激了人们地劳动热情,新城的建设度非常的快。

    许多人逃到昌邑之前还在为吃饭伤脑筋,现在不同了,刘功给了他们活命的希望,别看一个铜钱,有了这下个铜钱,他们家中的老婆孩子就不会饿死,这是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事。

    有饭吃就有了信心,有信心就有了希望,许多的人干起活来是在拼命了。

    刘功根本就没有想到新城的建设会有那么的快,一座城市就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出现了。

    这是一座全新的城市,刘功在建设上还是动了很多脑筋,所有的规划都是由他亲自设计的,建此城的目的就是想引入一种新的观念,改变人们的旧有思想。

    在设计中真的是伤透了刘功的脑筋,既要有新意,又必须建立在现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建城是必须的。

    看着新城一天天的建成,昌邑城内的人现在已把这里看成是一处风景区了。

    自从开始建城的那一天,这中原各地的人就每天关注着这事,许多人更是每天都在到这工地上看看,每建成一样东西都有人会认真地进行研究。

    马车行驶在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上,车子行驶得非常平稳,对于这条新修成的水泥路,刘功还是很满意的,水泥的标号虽然还达不到他的心理预期,但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已是很好了。整个的新城之中横七竖八的建成成了很多条水泥路,这里不象旧城那样泥水四溅。最有意思的是道路边上还竖着一些木杆,木杆上设置了一些放置油灯的箱子,据说到了晚上会有专人负责点燃灯火来照明。

    新城的开城仪式并不复杂,也就是由刘功宣布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