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六章我们就是来趁火打劫的

上一功,可光知道个家乡名又有什么用?中国大了,北方更是一直战乱了几十年,谁知道谁是谁?何况,他现在还是有求于张力,更加不能引起对方的猜疑:

    “鲁菜又不只是山东人爱吃。这个菜系覆及的范围在八大菜系之中可说是最广。京津一带,还有东三省,再加山东,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吃的还不都是鲁菜?”

    “呵呵,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以前没想到,听陈大使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鲁菜毒及的范围居然这么广。”可为什么以后开馆子的好像都喜欢拿川菜打名头,让川菜几乎是打遍了全国?。张力嘴上笑着,心里却暗暗有些疑惑。不过有一点他是肯定的,那就是做鲁菜的厨师们有些不够不争气。

    “呵呵,别看咱们中国那么大,大的菜系也有八个之多。可整个北方,能上得了大席的也就鲁菜一个。而且相对而言,八大菜系之中,鲁菜也是传承最久,来头最大的。”陈伯番又笑道。

    “哦?”张力来了兴趣,“这我还真不是很清楚。”

    “鲁菜,其实就是鲁地的意思,传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二国。”见张力感兴趣,陈伯番也不愿拂了他的兴致,又道:“传说中那个将自己的儿子蒸熟了献给齐桓公吃的易牙,实际上是当时善于调味的烹饪大师。再有,,就是孔子。许多人都知道孔夫子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他们却不知道除了这两条,孔夫子还有一系列“不食,的主张,比如:“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馁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这其实就说明当时的鲁菜已经相当讲究。不仅注意卫生,还很追求刀工和调料,几乎可说是到了日臻精美的地步。”北魏的《齐民要术》也对主要是山东地区的烹调技术作过一些总结。

    不仅详细阐述了的、烧、炒、煮、烤、蒸、膀、腊、炖、糟等烹调方法,还记载了“烤鸭烤乳猪。等名菜的制作方法。到元、明、清时期,鲁菜已经大量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的珍品,并在北方各地广泛流传。清高宗弘历曾八次驾临孔府,并在第五次驾临孔府时,将女儿下嫁给孔子第刀代孙孔宪培。还赏赐一套“满汉宴存良质点铜锡仿古象形水火餐具。给孔府。而这“孔府菜”也同样是鲁菜里的一个流派,可说是其中的奇葩啊。”

    “啧啧,想不到,真是想不到,陈大使居然这么博闻广识。了不起,佩服,佩服!”张力没想到一个“鲁菜”居然能引出陈伯番这么一篇大论,顿时对这个原本印象中略有些窝囊的驻日大使大为改观。不管怎么说,这个陈大使做个历史类的学者估计是足够了。

    “呵呵,见笑,见笑了!”陈伯番连连自谦道。

    “对了,陈大使,您刚才说“满汉宴,?难道乾隆在孔府吃的是满汉全席?那这满汉全席也都是鲁菜系列里的一支?”张力突然又问道。

    “满汉全席?”陈伯番一怔,旋即笑了起来:“我知道了。张先生您的意思,肯定说的是那个“报菜名。!”

    “报菜名?”张力又是一怔。满汉全席跟报菜名又有什么关系?

    “呵呵,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满汉全席?所谓的“满汉全席”其实是出自一段相声!”陈伯番笑道。

    “相声?”张力这一下更有兴趣了,“我知道“报菜名。确实是介,相声段子,以前好像也听过,可这怎么又引出了满汉全席了?那不是满清皇庭的看家大菜吗?”“嗨,什么看家大菜?一个什么都不懂,就只知道奴才主子的蛮子朝廷,又懂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陈伯番的嘴角漏过一丝不屑,“那些满清的轮子,入关以前,一般宴会,就是露天铺上兽皮,大家围拢一起,席地而餐。《满文老档》里记载:“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菜肴,一般也就是火锅配以炖肉,猪肉、牛羊肉加以兽肉。皇帝出席的国宴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