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五十一章 **:这不好!

个股东换成了国家罢了。”

    “也就是说,你们所谓的公有制经济,其实就是曾经一度引起很多人注意的‘国家资本主义’?”辛克莱接口道。

    “国家资本主义?呵呵,这个理论确实跟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着很大很多的相通点,涉及到很深刻的理论问题,恐怕一时间很难讲得清楚。”周恩来笑了起来,“不过,我可以告诉诸位一点,国家资本主

    义和社会主义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两者之间不能同日而语。”

    “那集体制经济呢?”张力又突然问道。

    “集体制?”谭震林看了他一眼,“那不也是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吗?这就包括在我们刚才的那些……”

    “这不一样。”张力摆了摆手,“公有制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国家公有,一种是集体公有;而这种集体公有,又可以理解为集体私有。所以,在我的理解之中,它的变化其实是很大的……当然,我对社

    会主义有一定的理解,也对公有制经济有一定的了解,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对苏联实际情况的揣摩,我一直认为,长时间、大规模的公有制很容易使得人民的惰性增加,失去活力,尤其是对我们中国人

    来说……因为我们中国的聪明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一旦漏*点燃烧殆尽,惰性就会产生……之后,整个联成一体的公有制经济就会像是一台生了锈的机器,越转越慢,最终出现故障,甚至可能完全无法运

    行。”

    “呵呵,张先生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苏联的公有制经济不已经是运行了三十多年了吗?依旧活力十足,并没有看到有太大的问题……”谭震林道。

    “我知道您的意思,您并不是要完全赞同苏联的制度,但也依然觉得他们的制度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在公有制改革方面。”张力轻轻虚按了一下手掌,示意辛克莱等人没必要追着谭震林的话反驳,又道

    :“其实我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分佩服。三十年,中间还经历了一场世界大战,都也险些被德军攻克,却依然步伐坚定地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这样质的转变……可是,三十年算什么?咱们

    中国光是有记载的历史就有五千年,封建史也有两千多年……相比起这个,三十年的成功根本就拿不出手。苏联的公有制可以维持三十年,五十年,八十年……可是,他能维持两百年吗?不行,肯定不

    行,在我看来,他们恐怕连一百年都维持不了!甚至无法支持到本世纪结束!”

    “……为什么?”周恩来问道。

    “集中。过度的集中!”张力正色道:“包括经济和政权。他们都太过集中了。”

    “民主集中,可以有效的统合全国的各种各个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展我们的国家,更加快地让国力增强,减少内耗……”谭震林道。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特点,我没说民主集中错了。我说的是苏联的过度集中,‘过度’!”张力道:“苏联刚刚建立的时候,正值一战后期,为了粉碎各国扼杀他们的苏维埃政权的企图,在英、法

    、美、日等协约国拒不承认苏维埃政权的情况下,列宁提出与德国单独媾和,结果,他的提出议在提出之初就被苏共党内的大多数人给否决了。后来,苏共中央虽然正式表决通过了列宁的建议,可当时

    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布哈林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在苏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强烈表达了自己的这种主张,对列宁提出了反对。结果列宁说:‘在单独媾和中题上同中央意见有严重分歧的同志,严厉

    责备中央……这是十分自然的。这是党员极正当的要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很佩服列宁,他为他亲自制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做了最好的典范。……可是,到了斯大林时期呢?”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