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六章 造枪

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比他慢了半拍,那个魁梧的男人两鬓也有点花白了。大概50多岁上下年纪,不过按现在来说还只能算是中年人,他一只手放在桌子上点着,只冲我点了点头。

    就算我接待过上百的客户,可好奇心还是有的,毕竟都是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被雷得多了不但没麻木,而且有点上瘾,我赔着笑问第一个老头:“您怎么称呼?”

    这老头修养非常好,看得出是那种跟谁都客气但自有风骨的大儒。笑呵呵地说:“鄙人姓颜,字清臣。”刘老六跟我说:“就是颜真卿。”然后跟颜真卿说,“颜老,这就是一白丁,以后甭跟他说字。”

    我微微有点意外道:“颜真卿?柳公权已经到了好几天了。”我是没想到我这这么快就能把“颜筋柳骨”凑齐了,我这两人齐名,指不定有多熟悉呢,没想到颜真卿茫然道:“柳公权,谁呀?”

    刘老六鄙视了我一眼才跟我说:“俩人差着几十年呢。”

    见都没见过放在一起说什么?历史这东西,还真不把几十年当回事啊。

    跟上回一样,一听颜真卿的名字另一个老头站起来恭恭敬敬给他行了个礼,很拘谨地说:“想不到颜鲁公在此,晚辈失礼了。”

    他看着可比颜真卿还大,这说明此人成名年代应该更往后了,我伤脑筋地说:“咱到了这地方只按年纪不按朝代,以后你们可以兄弟相称----请问您贵姓?”

    这后一个老头却只顾跟颜真卿攀谈,看来也是个狂热的书法爱好者,听我一问,只随口说了句“张择端”。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连我这白丁都知道啊,实事求是说,这些日子来地人基本就没有轻量级的,在历史的星空中,都是璀璨的明星,可明星和明星也不一样,吴道子和阎立本被人称颂是因为他们的神乎其技,他们的贡献更多地是开创了一种流派,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不管从什么意义上说都称得上是神品,靠这一幅画,他已经可以尽掩同时代北宋诸画家的光芒。

    我了一会呆,见张大神不怎么理我,这老头虽然画画得不错,可我现他有些木讷,远不如颜真卿那么通融随和。

    我只得把头转向最后一个半大老头,这人身材高大,皮肤红黑,一头长披散在肩上,眸子里炯炯有神,只是间或闪出来的光显得有些过于凌厉还有点狡黠。要是按上次那样,一个写字的一个画画的,剩下那个就该是个大夫,可我看这老头半点不像孙思邈,更不像是李时珍,在看他在桌上乱点那只手,恍然了:多半是个弹琴的。

    我弯着腰问他:“那您高姓大名啊?”

    这人在桌子上弹着进攻的鼓点,看了我一眼说:“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