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二十四.西北望

下,羽林左骑是帝国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天子派出这支亲军,无疑代表了某种意思,难道是要他们配合段颎剿灭西羌,想到这里,尹端看向了没有动静的大帐,不知道天子到底在信中向张奂提了什么事情。

    在有若煎熬的等待中,张奂终于掀帐而出,尹端看向他,却觉这位跟了十年的主将脸上竟有些哽咽之色。走到羽林郎官面前,张奂重重地行了一记军礼后道,“请回禀天子,就说老臣一定不负信中所托。”

    羽林郎官并不知道信中的内容,只是见到面前已经两鬓斑白的帝国名将如此郑重地向自己说话,只觉得胸膛一热,大声答道,“喏!”接着便转身离去,回赴雒阳向天子复命。

    直到羽林郎官消失在视线中,尹端才看向张奂道,“大人,天子信中要我部如何?”

    “你自己看吧!”张奂将手中的信递给了尹端,他没想到天子竟是如此知兵,只是让他安抚好麾下的七万大军,没有丝毫让他勉强出战的意思。

    尹端越看越心惊,他几乎都以为远在雒阳的天子不是一位少年,而是一名老谋深算的名将,看罢信后,他才还给张奂道,“天子所思深远,远朝堂诸公,只是段颎那里,恐怕他未必肯对羌人停手。”

    “段纪明虽然以刚猛著称,但仍不失为忠臣,他不会违抗天子的。”张奂知道尹端这个跟了自己十年的老部下一向和段颎合不来,认为他太过刚愎自用,不过他自己心里知道,他和皇甫规还有段颎号称凉州三明,被世人称为名将,但三人中真若论行军打仗,还是他段纪明最厉害。

    对于张奂麾下以匈奴,乌桓等外族雇佣兵为主力的部队,远在雒阳的刘宏从骨子里是不相信的,他知道张奂带着这样一支部队连续作战两年,击溃东羌的叛乱主力可谓是时刻如履薄冰,再加上以前孝桓皇帝时期,被他诛除的宦官集团屡次克扣军费,贪墨赏赐,张奂能使大军不哗变已经很了不起了。

    建章宫内,刘宏看着帝国整个西北边境的地图,眉头深锁,他已向张奂承诺会将过去积欠那些匈奴和乌丸雇佣军的军饷补足,这样一来,他从雒阳,司隶地区抄出的豪强财产一下子就去了三成,再加上赏赐段颎所部的钱财,估计到时手上不会剩下多少余钱。

    “希望李膺能按住段颎这头猛虎。”刘宏自言自语道,在曹操这些帝国今后的中坚力量形成前,段颎是他最为看重的将领,但是目前他还不能让他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进行这场平叛战争,在帝国的国力恢复前,他将不惜放弃如今对羌人的暂时有利局面。

    帝国边地的部队中雇佣军已经过了一半,而郡国部队这些年来日趋败坏,如今唯一还算是汉人精锐部队的只剩下了皇宫宿卫军,想到这里,刘宏的目光从地图上收了回来,总之今后十年内,帝国对外的国策必需改为防御为主,不管是羌人,还是鲜卑,匈奴,都不能再生大规模的战争。

    钱粮和时间,是刘宏目前最迫切的,尤其是钱粮,只要有足够的钱粮,他就可以打造一支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军队,帝国的豪强可不是他说让他们让出手中的既得利益就会让出的,扫灭雒阳和司隶地区的豪强对其他各地的豪强们来说还只是帝国政治斗争中失败应得的下场而已,可若是侵犯到他们根本的利益,没有强大的军队震慑,很难让他们听命就范。

    “只有慢慢来了!”刘宏压下心中的野心,自言自语道,他如今年少,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帝国,只有帝国的基石,自耕农和中小地主兴起,他才能让拥有过五千万人口的帝国迸它可怕的力量,不管是毗邻西域的贵霜人,还是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安息人,抽取丝路大宗贸易税的他们都将承受帝国的军事打击,他们窃取了帝国的财富,理所当然要受到制裁和惩罚。

    “陛下,这是尚书台整理的各地官仓的贮粮统计。”回到雒阳的钟繇担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