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百十七.奉先,留他们全尸

国其他方向不同,不论是贵霜王朝还是安息帝国,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绝不是草原上地游牧民族和东南那些未开化的土著可以相比的,帝国在夺取西域后,就将直接和这两个大国打交道,贸易和文化的冲突都将引战争,而刘宏向来是个未雨绸缪的人,如果他要去做一件事,就会提前准备好他能做到的一切事情,更何况是牵扯到以后的谋国之战,那可不是靠战场上的一两场胜利和奇谋诡计可以解决的。

    “不知道是什么人让陛下如此在意?”张角被勾起了好奇心,他很少见到天子,因此从未看到过天子脸上露出那种对某事很在意的表情。

    “告诉你也无妨,那人姓安,名清,字世高,本是安息国的太子,却因为受了浮屠教经义的蛊惑,舍弃了王位后来了大汉,如今已有二十余年,一直都在白马寺内翻译浮屠教的典籍。”刘宏朝张角说道,本来他是不知道此人的,不过自从他准许民间可以行报纸刊物后,那些浮屠教的僧人便也打算行一份报纸,来宣传教义,同时招收信徒,由于在士人中也颇有些人信奉浮屠教,再加上白马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因此也有钱来办这份报纸,只不过被礼部刊行司回绝了数回,最后找了几位任职的官员讨说法,才闹到了他这里,才让他知道原来浮屠教在一些士人中还是有市场的,不过后来仔细想想,浮屠教那些来传教的僧人本身就是学,因此能吸引那些士大夫也并不稀奇。

    “朕此次来,主要便是为了此人。至于浮屠教,到时便交给你们处置。”刘宏朝张角和张鲁同时道,张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朝廷在道教的代表,如果说张角是从宗教方面本身去打击浮屠教,那么张鲁无疑可以调动政治力量去铲除浮屠教,因为他先是一个官僚和知识分子,其次才是一个道教徒。

    刘宏从来都不怕有他支持的道教最终会威胁到自己。因为中国地文化内核注定宗教只是皇权的附庸。而且道教现在的教义更倾向于儒学的道德伦理方面,从本质上来说他只是披着宗教外衣来控制人们思想的一个职能机构,刘宏虽然在太学里提倡各家学说,但是实际上他所掀起的学术风潮全是有关技术研究和经济制度方面的,至于文化层面,他依旧是让儒学作为主流思想,一个帝国不需要思想上地百家争鸣,因为那会造成不可避免地混乱。儒学是最适合大一统的帝国的学说,虽然其自身有着在用方面的缺陷。但是只要对其进行补完就可以避免日后的错误。而且就刘宏而言,儒学从汉朝以后开始就遭到了大幅度的修改,而且这种修改只是单纯地出于政治需要和为便于特权阶级进行统治而进行的修改不但没有丝毫进步之处,反而是断章取义,最后和法家学说一起被一再阉割,最后导致了治乱分合的历史循环圈,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地悲哀。

    就在刘宏心里感慨的时候,车驾停了下来,兴建已有百年地白马寺在落下地大雪中显得有几分古朴肃穆。走下车驾后。刘宏便带着张角,吕布等人踏入了白马寺。此时山门前的僧人已经有人来迎接了,由于刘宏取消寺庙道观可以免税的传统,而且对劝人出家遗世的浮屠教尤其严厉,因此白马寺这几年的日子便不再像过去那般好过,在寺内僧人的心目中,刘宏这位天子一点都不像以前的皇帝那样慷慨大方,不但不赐予赏赐,反倒派了官吏到寺庙驻下,不但收人头税,田产税,就连香油钱也照样收税。

    看到刘宏一行人有上百之众,山门前来迎接的僧人一脸的笑意,对他们这些僧人来说,要生活也是需要钱地,现在道教在朝廷地支持下展迅猛,他们这浮屠教在中土的祖庭日子也不好过起来,眼下刘宏他们在白马寺僧人眼中便成了能捐大笔香油钱地豪客,自然要好生款待。

    看着前来相迎的两名僧人,刘宏懒得跟他们废话,直接便开口道,“我是来找安清先生的。”说话间毫无平时那些僧人见到的那些居士那般客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