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乱世之童

较滋润。陶谦在行政上面的手段比他在军略上的手段要高得许多。他也确实是一个心有百姓的因此在他治下的徐州非但没有受到北下流民的冲击而变得凋敝反而因为人口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富有。在冀、青、幽、并、司、兖、豫乃至关中都陷入战乱的时候徐州却以“富户过百万”的名声播扬于天下。

    夏丘县是徐州治所下坯郡所属八县之一其北临睢河西接豫州乃处于南北交接的要冲之处。因有睢河水的灌溉所以夏丘周围的土地还算是肥沃。对于从北方而来流民而言在一处河水之滨建立自己的新家园并不算太难。

    当时呆在夏丘县讨生活的人就有好几万口。他们砍伐河边树林的木材用泥土堆垒起沿河堤坝筑就起一间间勉强可以抵挡风寒的小木屋来。虽然这木屋并不豪华但对于背井离乡的人来说却是犹如梦幻一般的存在。这个早早就飘起了白雪的冬天他们就将在这木屋里度过。

    因县内的人口大幅度增加所以城里酒馆食店的生意也就比前些年头要好上许多尤其是那些小本经营作些个馒头小吃的更是如此。虽说由北方逃离而来的人大都是穷苦之辈但在这儿安定下来将一些东西变卖之后还是有些余钱的。他们当然会在长途跋涉以后犒劳犒劳自己的肚皮了。反正那些小吃店的东西并不贵。彼此之间都是百姓么一碗热乎乎的浓汤面将就着收个几文钱也就吧。

    只要能保本那些小店的老板们也大都不愿多赚。毕竟前几年黄巾乱起的时候他们也尝受过乱世的苦楚。在将心比心之下他们还是颇为同情那些流民的。小地方嘛人心大都还是淳朴善良的。

    因为不是郡的治所夏丘的城池也就只有一般的规模。四向里高三丈长三里的城墙将城池围做一个正方形。一条南北朝向的大道与一条东西走向的在城池正中的县衙处相交将整个城池分做惊呼对等的四块。之后与大道平行的街在城池里笔直划开将城池的格局变做了如棋盘一般的工整。

    这正是中国古代最标准的城市布局。本来依照朝廷对四民等级的划分城里的店铺是只能开在城中专门规划出的市里。但由于长期城市展的需要除了国都以外的地方大都不再理会这样的规定了。虽然城池里的市依旧是商铺店面最集中的地方但在市以外的地方凡作为两条官路交接的十字口出也渐渐的成为商铺开市的所在。

    夏丘城南北大街的北段在靠近城门的地方也有一条街与大道相交。因为临近城门的缘故每天从这儿经过的人很多所以开在这个地方酒馆----泗水居就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

    这是一座高三层的小型庄院。分前中后三进后进自然主人家生活的所在中进则有二十间两靠对立的厢房那是作为客房使用的而前进则是经营饮食的场所。

    泗水居是六年前开业的老板是一个女子。她似乎是一位寡妇有一位年幼的女儿和几位烧得一手好菜的使女。靠着使女的帮忙和不知是夫家还是娘家留下来钱财在这里购了一块地皮起了这么一栋泗水居。她的夫家似乎姓李街坊邻居们与她混熟了大都以李夫人来称呼她。她是一个相当有气质的女子。

    泗水居在夏丘城里绝对是排名第一的酒楼。它那三层四丈规格在夏丘城也是绝无仅有的。酒楼的第一层面向大众经营的大都是一些小吃包点之类;酒楼的第二层则针对档次稍高的一些本地居民或是从外地来的行商有了酒水和盘菜;酒楼的三层则是雅阁包厢的所在其酒水和菜金都是下边的数倍招待的都是一些极有钱的富商和下坯而来官员等等。

    李夫人并非一位甩手掌柜。对于自己建起来的这家泗水居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泗水居这上上下下几十号人的生活她可是里里外外不断忙碌着。终于凭借其自身的努力将这泗水居的名声于这夏丘城中打了起来。这对一位男子而言或许还算不上什么功绩但对一位从洛阳流落而来的弱质女流而言却是十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