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六十章 第一要素

径缺点下来之后,美国海军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

    当时,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作还没有完成,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新式战列舰的舰体宽度就不能过“衣阿华三十三米。

    而在三十三米宽的舰体内,很难为战列舰提供足够的防护(“衣阿华”级防护问题突出的关键也就是舰体过窄)。要想提高防护水平,必须放宽舰体的宽度,不然“蒙大拿”级也只是一种“战列巡洋舰”。

    直到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程确定下来之后,“蒙大拿”级的宽度标准才了新的依据。

    当时,美国海军并没有想到,会如此迅的输掉太平

    ,结果原本准备通过巴拿马运河派往太平洋战场的“\战列舰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留在了大西洋,从来没有进入过太平洋,也就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

    等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的时候,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连续输掉了好几场关键海战。

    结果大拿”级的设计工作完成以前,美国海军开工建造了“罗得岛”级战列舰,希望利用十二艘“罗得岛”级战列舰来稳住太平洋上的战局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在建造期间,“蒙大拿”级战列舰又进行了多次小范围修改。

    第一批的八艘中,舰与五号舰(“堪萨斯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对司令舰桥,以及其他设施进行了修改,增添了大量通信与指挥设施,从而具备了舰队指挥能力。按照计划,第二批的艘(“犹他将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进行建造。因此,这三艘战舰的排水量比其他九艘姊妹舰多出了一千多吨,且舰桥显得更加高大,架设在外面的通信天线也多得多。

    在设计的时候,“蒙大拿”级战列舰就非常重视水平防护。

    后来,根据太平洋战争的经验,美国海军再次要求提高战舰的水平防护能力。随着帝国海军的复合穿甲弹问世,远程打击能力迅提高,美国海军不得不再一次要求在“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关键部位增添强化装甲。结果,“蒙大拿”级战列舰的装甲用量比设计时增加了大概百分之十八,排水量也猛增到了六万吨以上。如果采用原先选定的动力设备,“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最大度将降低到可怜的二十八节,甚至有可能降低到二十七节。

    显然,这一度远远无法满足战术需要。最终,美国海军为“蒙大拿”级战列舰更换了动力设备,使推进输出功率达到了二十一万轴马力,从而使其最高度保持在了三十节。

    这些大改动,导致“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进度严重滞后。

    比起工艺上的麻烦,这些设计上的改动对施工建造造成的影响还不算很大。

    在“蒙大拿”级战列舰正式开工建造的时候,美国海军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麻烦,那就是其使用的十六英寸主装甲板,以及炮塔正面的二十二点五英寸装甲板,炮座的二十一点三英寸装甲,司令塔的十八英寸装甲板的生产工艺过于复杂,不但生产困难,而且废品率太高,导致产量上不去。

    这不是美国海军的问题,而是美国工业的问题。

    战列舰所配备装甲板的厚度,以及质量直接由一个国家的重工业,特别是冶金工业的实力决定。

    之前,美国海军从“北卡罗来纳”级到“南达科他到“衣阿华主装甲带的厚度只有三百毫米出头,就是因为美国的工厂只能生产这么厚的装甲板,直到“罗得岛”级战列舰,其主装甲板的厚度才提高到了三百五十六毫米。

    虽然在设计“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时候,美国就想方设法的提高了工业技术,特别是装甲板的生产技术,为生产十六英寸主装甲板做好了准备,但是新建工厂的生产率肯定难以与以往的工厂相比,且新的工业生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