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二章校场阅兵

没脑说了一句:“玉宇,你想个办法,把文和先生弄到城里来,我们需要他出谋划策,此事我和张绣都不能出面,你去办最合适了。”

    文丑还以为什么事情。他对贾诩的本事也很佩服,当即赞同;“正好有个现成的机会----”我道;“什么机会?”文丑道;“主公让我随同出征抵御曹操,我说将军府的行军司马正好过世了,一些繁琐的事务无人打理,本来是有意推脱的。主公就说让我自行找一个人选,补上这个位置。我还没来得及找。一会儿我就去见主公,就对他说,让文和先生过来,充任行军司马,公子看怎样?”

    “怎样?真是天助我也,太好了,就这么办。”

    文丑又道;“主公已经传下令来,明日在沙场点兵,等到大公子和高干的人马一到,立即往黎阳进。”

    我回到府中,瑶琴就告诉我说是大将军派人来传话,告诉我明日一早沙场点兵,让我准备准备。

    我心想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指挥大权铁定是要交给袁尚了,看看能不能弄一个先锋干干,才是正理。

    第二天,早早的吃过早饭,我便带着几名亲兵,赶赴校场。老爹和袁尚从校场南门进来,和我碰个正着。父子兄弟亲热的互相见礼,完全看不出异样,其实心底早就互相有刺了。

    冀州的大将分列父亲左右,对面就是新近招募拼凑的十五万大军。这些人差不多来自青冀幽并四洲。河北兵虽然经过一场大败,士气低落,但是看到父亲亲自检阅,一个个的也挺直了腰杆,很是精神。校场之上,旌旗猎猎,矛戟如林。黑压压的人头,铺天盖地的战士,使得诸将还没打起仗来,就把紧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父亲左侧是袁尚,袁尚的左侧是文丑,文丑的左侧,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贾诩。太好了,贾文和真的被调入城中了。

    虽然河北兵因为父亲的亲临指导而有了些许精神,但眼神中仍然掩饰不住无限的疲倦和对于战败的恐怖。十五万人,差不多只有两万精兵,其他的都是些老弱残兵不说。装备也是七拼八凑,胡乱应付。差不多有四成连铠甲都没有,大冷的天,身上只披了两片麻袋片。还没有袖子,站的笔直,全身的肌肉**,来抵御春寒。这些人手上的武器,也参差不齐,有长矛和长枪的很少,拿着刀剑等短兵刃就算很不错了。还有的竟然赤手空拳。最可怕的不是这些,而是马儿,十五万人,马匹还不到两万,这样的话,别说战斗力了,行军度,就很可能成为战败的诱因。

    我深切的感受到,这只队伍再也不是攻伐公孙瓒时那只河北雄兵了,而只不过是打着河北兵番号的一只杂牌军而已。

    父亲照例是要讲话来激励士气的。他拖着虚弱的病躯,带马向前跨出,大声道;“将士们,我们又要去和曹贼作战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来洗刷官渡之战带给河北人民和河北战士的耻辱。我军将在这一战,彻底的击败曹操,把他打回老家许昌去,将士们,你们有没有信心。”

    袁尚在一旁振臂高呼;“攻入许昌,活捉曹操,攻入许昌,活捉曹操。”下面的士兵也跟着七零八落的嗡嗡道;“攻入许昌----活捉----曹操。”就像是饿了十天半月的难民在人家大门口要饭一样。

    老爹一看,这种气势怎么行。便接着说道;“下面我要宣布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给大家。那就是,我要任命三公子袁尚,为三军统帅,带领大家付黎阳和曹操决战。三公子受过很高的军事训练,而且,我也随军前往。并且让冀州最有智慧的,审配和逢纪,来辅佐公子,相信这次,曹贼必然授,我们一定会再次渡过黄河,横扫北方。下面请三公子出来讲话。”

    下面立即传来一阵窃窃私语。有的说,二公子经常打胜仗,为什么不让他统帅三军。还有的说,为什么不是大公子,怎么也轮不到老三。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