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四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今天可能是入夏以来最热的一日,正午的艳阳高挂,微风树荫带不来半丝凉意,通讯室内幸亏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才不至于很闷热,但张绍华还是站在那里直冒汗,他随手脱下外衣扔在椅背上,提起衬衫扣子不停地上下抖动,让清风入怀,稍稍带来点凉意。

    张绍华清楚了形势后,立即令萧庆云和留在中华村的铁坤等人联络,同时让通讯兵紧急和其他部队的领联络,而小虎则受命在忙着和还在往回赶的刘平取得联络。刘平多次在中越边境往返,最后一次的目的地是云南四川的交界地。

    临行前张绍华嘱咐他一定要随时和总部保持联络,但由于当时国内无线电报还非常落后,1934年(民国23年)5月泉州刚设立无线电台时,设备简陋,线路简单,只有泉州--福州、泉州--厦门、泉州--上海3条无线电路。就算是1936年,落后的西南西南一带根本谈不上民用无线通讯,因此他们约定刘平每到一个地方都尽快利用当地的有线电报或电话设备和总部联络。

    关得紧紧的窗边有张深褐色的书桌,桌面上堆满凌乱的报纸书籍,张绍华走过去拔拉了几下,先看到一小段被人用红笔圈着,翻译成法文的英文报纸报道:“蒋介石在控制贵州、云南后,下令云、贵两省的鸦片改经湖北外运,不再经过两广过境,广州对鸦片的贸易每年损失达六百万银圆。本年1月,广东陈济棠决定从本月起实行“樽节开支”,军官的俸薪减4%到13%不等,全军各团的津贴金亦减到1ooo元……”

    正好,这时通讯室内的收音机里在播放当天的新闻,听起来应该是国内广西电台的广播:

    “今天,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广西省政府、中国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在省会南宁联合举行扩大纪念周。广西的党、政、军脑,省党部全体职员,总司令部全体官佐,省政府各厅、处长和职员共数千人参加。集团军副总司令白崇禧在大会上表反蒋抗日演讲……”

    萧庆云背着他百忙中还来得及甩过来一句:“反蒋抗日了啊!”

    张绍华脑海里的某扇记忆大门被撞开,他脱口而出:“阿萧,是‘六一事变!’”。

    萧庆云捏着话筒在等中华村的通讯兵去把铁坤叫来,边回头茫然地反问:“什么‘六一事变’?儿童节事变?”他印象中只记得著名的“西安事变”快要来了,对儿童节事变完全没概念。

    张绍华摇摇头,再紧张也笑起来:“兄弟,这是国民党时期,儿童节是四月四日!你居然连三毛流浪记都没看过!六一事变是两广的军阀联手起来反对蒋介石的……”这时,铁坤在那边接听电话了,萧庆云无心听下去,忙对着话筒:“喂!喂!铁坤,你们那边要稳住阵脚,同时派奇兵突出,多想办法把敌人往西边赶……”

    张绍华闭上嘴留神聆听,他没想到自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见证了鲜为人知的“六一事变”,此时,白崇禧悠扬的声音在空气中低回:“……广西这六年来惨淡经营,埋头苦干的目的,都是为了抗日。广西的自卫政策和三寓政策所准备的八百个团的民团后备队、八万名干部,就是准备抗日救国使用的。经数年来努力,虽未完成预定计划,但此刻已不容许我们再作准备了。我们要倾全省之力,动民族革命斗争,实行李总司令提出的焦土抗战……”

    李宗仁总司令、白崇禧副司令、还有广东的南天之王陈济棠、镇守云南的云南王龙云……这几个枭雄的名字和生平在张绍华心中浮浮沉沉,如果中华村这批人能在越南北部甚至老挝打下一片江山,将来迟早会和这些枭雄碰面,到时候,会是盟友还是敌人?

    托从前爱读起点及铁血军事文的福,张绍华依稀记得这次“六一事变”是以失败告终的,陈济棠还被逼从香港逃到欧洲隐居,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爆后,当年九月才被蒋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