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四章 藏龙卧虎上海夜

    正是蓝苹这个名字令张绍华三人产生了好奇之心,复生陈勇等人当然是愿意去当时全国最豪华的电影过过瘾的,于是陈勇跑过去先买好七点的票,这伙人都没心思好好吃东西了,随便在街边找了间过得去的小食店吃了顿三鲜馄饨,兴冲冲地直奔大光明电影院。

    电影院里一早就人头涌涌,富豪们穿着西装挽着妖娆的旗袍卷女人,带着仆人跟班走进各自的包厢;差一点的也或长袍飘逸,或西装挺直在带位小厮的引领下对号入座,影院内有十多个胸前挂着小竹匾或小木箱的小孩在低声叫卖瓜子话梅火机之类的,适当的热闹中透出上海人的风范。

    一声铃响,全部灯光熄灭,影院大厅陷入一片黑暗中,明子吓得低声惊呼起来,整个人缩到椅子下,何复生忙弯腰下去解释了半天,她才敢爬回座位上,胆战心惊地看着那块大白布上会动会说话的人。

    一束白光穿过黑暗,投射在银幕上,把观众们带入一个由黑白光影交织而成的空间里,在这空间里上演尘世中的悲欢与离合,血泪和抗争。

    这套《狼山喋血记》是当时的著名导演费穆执导的第五套电影,讲述的是野狼肆虐村庄,咬死很多人,猎户团结起来去打狼的故事,隐讳地表达唤醒民众抗日的主题。

    尽管是套黑白电影,技术手法都和二十一世纪的电影差很远,但费穆无疑是个很让人肃然起敬的导演,光影绰绰中,他在有限的条件里通过剪接、音乐和几组华丽的空镜头,观众可以豪不费解地领会导演要表达的内涵,体会到导演的博学、清雅和沉毅。

    从张绍华的角度,他惊叹的是导演和编剧对当时形势的高度敏感,因为此电影最后杀青是在1936年12月,拍完后仅仅8个月,七七卢沟桥事变就正式公演。

    李佳和孙克勤有点失望,他们是冲着蓝苹去看的,没想到蓝苹在这套电影里彻头彻尾是个大配角,别说特写镜头了,连个正面镜头都难找得到。

    黑暗中,孙克勤瞪大眼睛使劲瞅,总算逮到蓝苹半个镜头,就边嗑瓜子边和李佳说:“这个将来的国母,你怎么看?”

    李佳撇撇嘴说:“没想到她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一等一的美人!二炮,你看,她在这里虽然出境不多,但也看得出身段修长丰盈,皮肤润泽细嫩,双眼灵光四射,是不是相由心生的原因,没想到这美人到了后半生,会变成我们所见到的那个阴狠毒辣,胸襟狭隘的灭绝师太!”

    孙克勤呵呵笑起来:“灭绝师太!形容得太绝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故事已经到了尾声,山村里的村民们举起火把,在雄浑悲壮的《打狼歌》歌声中投入战斗:

    生死向前去,打狼保村庄,

    兄弟血如海,姐妹尸如霜,

    豺狼纵凶狠,我们不退让,

    情愿打狼死,不能没家乡!

    电影已经上映完毕,但并没有亮灯,两边的大喇叭奏起苍凉的乐声,一个男人浑厚深情的歌声响起: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尽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紧接着,银幕上出现一行大字:大光明电影院请诸君观看纪录片《绥远之战》。

    何复生精神一振,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幕,看着眼前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

    绥远,位于今天内蒙古的西部,是一个只有177万人口的小省。

    1936年,所谓的“大汉义军”的王英、“蒙古军”的李守信等人指挥的队伍,他们奉蒙古的德王为领,占据绥远,在得到日本人提供的经费、枪支、军事顾问甚至飞机后,悍然宣称要独立自治,投靠日本主子。

    傅作义立即派遣二十万军队前往绥远平乱。

    纪录片还展示了36年底那场席卷全国轰轰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