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章 普奥之战

    西洋五国联军顺利占领广州城这巨大的胜利并没有给奥地利帝国带来什么喜悦的心情因为他们在西欧与普鲁士王国生的一场战争中一败涂地被彻底地排出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事物之外了。

    公元1853年11月普鲁士王国联合奥地利帝国以丹麦王国企图吞并石勒苏益格及荷尔斯泰因两地区为借口起对丹麦之战仅仅一个月时间丹麦战败被迫签订合约承诺放弃上述两地区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分别得到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达到各自的目的后这两个貌合心不合的德意联邦共和国内的兄弟国家就开始出现龃龉可这正是普鲁士王国所需要的。

    其实早在普奥生对丹麦之战之前普鲁士王国的相奥托-冯-俾斯麦命令内阁制定战略方案时就要求为将来的对奥战争的生埋入伏笔。

    普奥对丹麦之战胜利后依据签订分享战利品的条约规定: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为普奥共有但分别管理。奥地利帝国管南面的荷尔斯坦因普鲁士王国管北面的石勒苏益格;荷的府基尔港的防务委托普鲁士王国国防军担任鄂尔登堡由普奥军队联防;普鲁士王国有权建筑经荷尔斯坦因境内的铁路开凿北海通波罗的海的运河。

    又是“共有”又是“分管”;又是南又是北如此复杂岂有不出现矛盾的?为什么要弄得如此复杂呢?奥地利帝国府维也纳的政治精英们曾戏称这份条约是“没有谜底的谜语”。其实这些都是普鲁士王国内阁政治精英们挖空心思想出来的方案他们的用意很清楚就是要为普鲁士王国将要进行的德意志统一之战给自己动对奥战争埋下伏笔。试想奥地利地处南德荷尔斯坦因地处北德海边中间横着普鲁士奥地利要真正掌握荷尔斯坦因会有多大麻烦?奥地利管荷尔斯坦因普鲁士管石勒苏益格由普鲁士至石勒苏益格必经荷尔斯坦因普鲁士就不能利用“共有”、“过道”制造事端吗?因此这个“谜底”在俾斯麦那里早就有了。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张遮盖裂缝的糊墙纸”俾斯麦曾写道:“我们在这里遇到的问题是只要欧洲的政治形势许可便可随时用来作为动(对奥)战争的借口的问题。那么这张“墙糊纸”什么时候会被子捅破呢?

    解决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危机俾斯麦立即把搬掉最大的政治障碍物奥地利列为他的政策重心普鲁士王国内阁外交部与参谋部为此作了相当的准备工作。然而俾斯麦真的要推行这个战略决策并非易事。

    从历史上来说普鲁士还不是传统的德意志国家。公元前5世纪起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日耳曼人(german)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大约在公元前半个世纪他们大部分开始定居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在神圣罗马帝国时代日尔曼的部分由四部分组成:萨克森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和施瓦本。先是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号称德意志国王接着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打败了帝国的其他部分开创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萨克森王朝使大家接受他为全德意志国王。后来亨利的儿子摆平意大利和罗马教会在罗马加冕为皇帝神圣罗马帝国成立!

    在以后到了12世纪非特烈一世忙于对外战争为了平衡帝国各个公爵领地之间的矛盾他从巴伐利亚分出一片领地:奥地利!从萨克森分出了一片领地:威斯特伐利亚!这是德国分裂的历史根源!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奥地利凭借自身的实力和自己纯正的日尔曼血统快在帝国内兴起而阿尔布雷西特在奥地利开创了哈布斯堡王朝。而普鲁士却一直到13世纪才被条顿骑士团征服进入到日尔曼世界后又被并入波兰直到17世纪才从波兰脱离但在这以后的一二百年里她却飞展成为了和奥地利并驾齐驱的力量(军事上更是如此)。

    一直以来德意志这个政治实体的稳定是靠传统的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