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四章 护宝计划

    联军攻下满清大沽口炮台的消息太平天国的情报人员也同样传回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南京)。听到此消息天国大臣们幸灾乐祸纷纷叫好完全不同于去年传来天国北伐军全军覆没将领林凤祥、李开芳双双被俘战死的消息时天国上下一片悲痛的情景。太平天国朝廷乘此满清大败之机在东王杨秀清的主持下天国的军事指挥部门----东王府又在酝酿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准备冲破自天国北伐西征失败后被清军围困的局面特别是要突破清军为围困天京而分别在天京东郊和扬州建立的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

    满清朝廷在中国北部京津地区与南部广州地区的军事失败并未影响到中国中部的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军事形式。由于有强大的农民起义政权----太平天国的存在朝廷就是在中国北部与南部最危机的时候也未敢从中部调走一兵一卒。其实此时中国中部地区的满清军事形势也不容乐观太平天**队的四处征战扩展中部地区的清军绿营挡无可挡也是节节败退又哪里有多余的力量去救援别的地方啊?他们能维持目前这种相持的现状就已相当不错了。

    而这种在中国中部满清力量与太平天国的力量的相持局面是因为一种新的军事力量----湘军的出现才得以维持的。湘军的出现不断遏止住了中部清军的败退势头改变了中部清军与太平军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湘军----这种地方团练性质的武装组织在中国中部也成为了与太平军对抗的主要的清政府军事力量。得益于此原本败得溃不成军的清军绿营才有能力集中力量组建江南与江北两大营成功围困住太平军的都----天京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得归功于一个人----曾国藩。

    1853年1月曾国藩受命帮助湖南“团练乡民搜查土匪”后他摒弃旧的军队形式另起炉灶重新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正规武装----湘军。他对自己新组建的湘军做了许多的改革既参考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组建戚家军的做法又有他自己的独创。曾国藩以“勤王忠君捍卫封建名教”作为建军的根本宗旨并把这一宗旨渗透到军队建设和管理教育的各个方面;他网罗一大批深受封建礼教熏陶极端仇视农民起义的地方阶级知识分子作为军队的骨干让这些人统率部队;在兵源方面改八旗、绿营的世兵制为募兵制招募健壮、朴实的山区青年农民当兵并由邻里、父母、妻子取保具结实行严格的控制;他采取大帅挑选统领、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弁、哨弁挑选什长层层节制的办法编组军队。以营为基本单位每营4哨每哨8队营官直辖亲兵6队。冷热兵器间隔配备全营共5oo人;他对军官和士兵实行厚饷制度使士兵有余钱养家糊口改变了绿营那种薪饷过低无法瞻养家庭因而不安心当兵的弊病;建立篷帐和长夫制度行军作战部队住帐篷不住民房便于集中管理长夫则用于搬运行李、粮草修筑工事;在组建6军的同时他也积极组建水师。这样他组建的湘军就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和严密的组织因而有比绿营高得多的战斗力。同时因为实行将由帅选兵由将选的办法这样的士兵绝对听从命令。

    曾国藩率领湘军的初次出征是在1853年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势最旺盛的时候当时太平军猛攻岳州、湘潭两地危在旦夕。曾国藩率湘军6师18营、水师12营共计二万多人从衡州起程经长沙抵达岳州参战。可是在岳州等地的初战湘军却以失败告终接着曾国藩又亲率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分别在湘潭等地激战湘军还是失利损失惨重被迫退回长沙。但令曾国藩欣慰的是在湘潭之战的湘军6师却取得了重大胜利以此战为标记湘军转入反攻太平军转为守势但双方都无力击跨对方整个清军势力与太平军势力在中部进入了相持阶段。

    清廷和平谈判小组无果而终返回北京城他们在天津卫谈判中受尽西洋人的蔑视、欺辱大学士桂良还被人野蛮地摔成重伤真是颜面丢尽大清国天威扫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