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二章 作战计划

    “在东面的重点防御如想积极防御(可守可攻)那么至少需要八万人的兵力如果仅是纯粹防御(只守不攻)那么只需六万人足矣。”许仑中将沉思一会儿回答。

    “东面防御中展开运动战的机动力量以多少为最佳?陈辞少将询问。他对许仑将军也是相当佩服不仅折服于许仑将军全面的大局观、人的魄力还折服于许仑将军的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作战挥指的沉定。

    “最佳是二至三个师至少要一个师!”许仑胸有成竹。对于陈辞少将许仑很欣赏。以前许仑担任人民军参谋部部长时觉得他自己还不够成熟、稳重需要一个稳健而不缺锐气的人随时提醒、帮衬他。在参谋部所有的军官中他现陈辞就是一个具有这种特点的人。陈辞做事一丝不苟踏实而迅特别是他的前思后虑什么事都喜欢再三斟酌力求不出一点纰漏的工作态度(既可说是优点也可说是缺点)正是许仑所需要的。在1825年的南宁间谍大案中为了保证林逸主席的人身安危他的这种性格得到充分的体现。后来许仑多次地考验他慢慢地提拔他才有了今天的陈辞少将。其实陈辞少将比许仑中将还要大六岁他是“半路出家”不比许仑“根正苗红”从头跟着林逸主席“打天下”所以不易被掘、提拔。在人民军中像陈辞少将这样半路参加革命能升得这样快的极其少见胡野林中将与陈辞少将是两个例外。

    “请问许仑将军在人民根据地与越南交界的地区有必要布置一个军二万多人的兵力防御吗?正如你所说那里山高地险而且驻越南的法军也仅有六千多人一个整军安于此这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吗?”第七军军长许都不解地问。许都1854年初就任第七军军长后踌躇满志意气风华现在他终于可以独挡一面了。他与许仑、古华、鲁万常他们一样都是琼台讲武堂出身而且都在人民军早期一系列的战役中成名都曾得到林逸主席的赏识。他自认自己的才能不输于他们三个可后来看见他们三人平步青云就是后来的乳秀未干的许奂及清廷降将胡野林也后来居来上被委于重任独挡一面他心很急很郁闷。这一切都怪他被提拔后进入的是炮兵部队。其实当时林逸的想法是准备今后重点展炮兵部队的他见许都比前面三人都有学识而炮兵部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兵种所以才选取中他的这说明林逸非常欣赏他。可后来炮兵的展受制于根据地落后工业的拖累而步履艰难林逸亦无可奈何而许都的提升也随着炮兵展的缓慢也停止不前。他曾经委婉地写过一封信给林逸主席表示自己能够挑重一点的担子。林逸看到这封信后大雷霆:“这不是要官吗?心理不平衡啊!”他当场指示军务秘书杨莘:“让许都调往预备役部队担任团长让他慢慢地爬什么时候心态端正了什么时候上来。”许都受此教训成熟许多在预备役部队中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带兵卓有成效总结出许多优秀的带兵经验后又慢慢被提拔到人民军常备军中。

    “中越边境延绵几千里在不知法军如何行动时暂时只能作如此安排。待摸清法军行动方向第六军还是可以调兵增援东面的防御的。”许仑对于此点也觉得不甚满意。

    “在敌后作特种战的部队的后勤保障怎么解决?”

    “怎样协调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如果天王洪秀全又派使者来宣旨让林主席称王受封怎么办?”

    “美利坚合众国不是与我人民根据地有《友好交往协定》吗?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与对方展开一次外交谈判能少一个强敌是一个啊!”

    “现在各方面的指挥有点混乱预备役师只受参谋部调度这样以各常备军为主的各地区作战指挥极不方便是不是可以考虑成立战时临时指挥部统一前钱指挥?”

    会议经过一个时辰的讨论事情的方方面面提到了。林逸见大家提的意见越来越细知道从大的战略方向来讲都无什么异议。“至于细节的地方没必要在这种级别的军事会议上讨论让具体执行任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