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六十二章 汽车工业

    六枝煤矿矿难引出如此错综复杂的案情来而且现在浮出水面的好像还仅是冰山一角林逸对各个审讯小组汇总后呈上的报告感到震惊意识到对六枝煤矿矿难的追查应转移方向也应转移地点了。

    在他临离开六枝煤矿的前一天他在矿会议室召集全体矿难指挥中心成员开了最后一次会议他宣布六枝煤矿抢救工作、恢复生产工作结束但又郑重警告说追查矿难事故原因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还须继续深挖严查下去指示相关人员不把事故原因搞个水落石出绝不准收兵罢手。

    林逸要回南宁工业部部长沈明亮要回昆明而人民军后勤部部长周炳坤也要回南宁。虽然周炳坤担任着六枝煤矿恢复生产小组组长之职全面负责着六枝煤矿的具体工作但他作为人民军的总管家婆又岂能把大把的时间耗费在一个煤矿上呢?人民军后勤方面的问题成堆如能源短缺问题、原材料匮乏问题、军工企业的生产效率问题、前线作战部队的后勤供应问题等等都需他去解决。林逸也不会傻到让自己的得力助手之一的后勤部部长连降数级去当一个煤矿的矿长的他指示周炳坤对六枝煤矿全面军管后马上进行改组。

    周炳坤多次征询各方意见任命徐然之(被矿工推选出来参加安抚小组工作的民意代表以前在六枝煤矿负责财务工作他曾在矿难指挥中心的工作会议上回答过林逸的问题。)为六枝煤矿的代理矿长;杨明桦(曾与林逸交谈过的那个粗壮救护队队长)为代理生产副矿长两人代理矿长之职的时间延续到六枝煤矿新的董事会选出新的矿长为止。六枝煤矿被军管后驻军一百二十五人为一个连的兵力由安顺市预备役团派出。

    对于六枝煤矿矿难事故原因的追查林逸深思熟虑后合并了检察院检控小组与警察总局和安全部的联合侦破小组成立一个专案组----六枝煤矿矿难调查小组任命方矢球担任组长罗威与刘夫义担任副组长原两个小组的成员自动成为矿难调查小组成员。他指示矿难调查小组移师南宁市全力追查振兴公司搜捕振兴公司的两个合伙人刘民兴与陈清振。但在六枝煤矿方面调查小组的罗威副组长及十二名成员另被留了下来他们需处理六枝煤矿遗留下的问题。

    公元1855年9月5日清晨天空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迷雾在六枝煤矿下山之路两侧各个山头站满了送行的六枝煤矿矿工及附近乡亲林逸一行数百人三步一停五步一站地不断向欢送的人群挥手告别。走出一公里路后他才令部队加快前进步伐而就是这短短的一公里之路他们却花费了半个时辰才走完。

    到了山脚早有许多的蒸汽车在等候这是林逸特意吩咐政务秘书何方安排的。当初从南宁出来贵州的六枝煤矿时为了赶时间他们没有坐这种蒸汽车但这一路而来从南宁至昆明的大路上却不时地有这种蒸汽车在跑动不过大多是物货车。进入贵州安顺市郎岱县境内的煤能源基地后这种蒸汽车更是寻常了它们从郎岱境内各个煤矿拖着满车的煤炭运往根据地各个工业基地。

    虽然人民根据地早在公元1852年1o月就生产出这种蒸汽样车了后又几经改进特别是在公元1854年“南方重工”建立橡胶厂、轮胎厂解决汽车的轮胎问题后蒸汽车更是得到很大的展。但由于动机展的滞后这种蒸汽车的外形还是极其丑陋其内乘坐的舒适性更是无法谈起而且还可以说乘坐这种蒸汽车是一种受罪这也就难怪满路跑的蒸汽车为何只拉货不拉人了。

    面对这一队外形稀奇古怪、样式各异的蒸汽车林逸无奈地摇摇头他怎么也不能把这又笨又重难看得要死的东西与汽车的概念联系起来。

    在何方的引领下他坐上一辆用木头制成的上面盖着篷布的像箱子一样车身的汽车里面很宽敞可以坐二十二个人。这种车型是当时欧美最流行最成熟的车型动机装在后部后轴驱动前轴转向采用了巧妙的专用转向轴设计最前面两个轮并不承担车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