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七章 达成协议

    彭山县城不仅很脏而且人满为患清军统帅李星沅与达洪阿的大帅营便设于此两人非常懊恼当初迫于朝廷压力选择了眉州----资州----嘉定府这个三角地带作为决战场也后悔采纳了那些庸才谋士使用什么火牛阵的建议这样不仅耽搁了撤退的时间还闹了个千古笑话----给敌人送去了几千头牛的美质牛肉改善生活而自己却连饭都吃不饱。

    火牛阵失败后两人意识到情况不妙马上决定向北突围。在通向成都府的驿道上一片混乱人马混杂毫无秩序半路又恰逢大雨倾盆十多万人的部队被淋得像落汤鸡。在从眉州城匆忙北撤上路时丢失了许多的运输工具还有部分马匹负载过多艰辛疲劳过度赖着不肯走清军便沿途从百姓家中强征了部分交通工具运载粮食与弹药而一些重武器与营篷之类的东西则大多丢弃了。

    走在部队最前面的是清军都统达阿洪治下的亲卫部队他治军有方虽是仓皇逃跑但其亲卫部队依然军衣鲜红刺刀闪亮军旗高举战鼓铿锵雄赳赳气昂昂。然而挂在将士们脸上的气色却不佳天气时凉时热心理压力过重休息又不好感冒烧在军中流行许多人全身热浑身无力。

    早在清军出眉州城之时把守青龙镇与籍田镇的人民军第13师与第14师便围着两镇构筑了一个双面的阻击阵地他们的横线阵地长达十里封堵死了清军各条北逃的大道小道。正面两师置有四个团的兵力阻击;背面置有两个团以防成都方向的清军南下救援。不过此时他们不用再担扰成都方向的清军会南下接应李星沅与达洪阿部清军的撤退了因为资州地区的人民军第二军已兼程北上拖住了成都清军。这样置于背部的两个团转而成了预备队。

    在人民军第13师与第14师的正面防御阵地人民军挖有宽1米、深1米的壕沟在青龙场镇与籍田镇背部的谷坪设有火炮阵地。达洪阿亲率自己的亲卫部队到达青龙场镇与籍田镇依他多次与人民军交手的经验他知道前方貌似平静实则危险万分。他不敢大意令部队后退两里等待后继部队上来后再行决定行动。

    李星沅上来后两人召集幕僚商议行动方案。两人研究情况之后决定以加冲击攻占青龙镇另派出一部佯攻籍田镇以牵制人民军第14师。他们命令各部队占据有利地势摆开阵形准备强攻并令火炮部队作好炮击准备。这次的攻击关乎十万士兵的生死达洪阿放心不下他亲自进行现地勘察仔细地分析研究人民军的防御并给各部队规定了明确的任务。

    经深思熟虑之后在临动强攻之时他又及时向李星沅建议:人民军火力凶猛犹甚西洋联军我军最好于夜间突然从各方面向匪军起冲击并愿意亲率部队负责攻下青龙场镇。李星沅采纳他的建议但不同意他亲上马。

    防守青龙场镇的是人民军第13师其左翼的防御阵地最为薄弱那里由人民军第39团负责防守。天刚黑下来主攻青龙场镇的清军分成三个方向每个方向三个纵队。以八旗子弟为主的右翼3个纵队负责冲击青龙场阵地正面以清军绿营及民团乡勇为主的3个纵队冲击右翼由新式清军组成的3个纵队攻击左翼另在攻击部队的背后留有达洪阿的亲卫部队五千人作为预备队。

    在攻击青龙场方向上的9个纵队中6个集中青龙场阵的两翼而这里也集中了清军所有的火炮。重点进攻青龙场左翼的新式清军全副西式装备但却没有再像他们的老师一样采用方阵式队形展开进攻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吃过几次亏后中国人比西洋人能更快吸取经验教训。

    为了迷惑人民军清军开始对青龙场的正面与右翼展开装模作样地强攻隆隆的炮声后清军六个纵队趁着夜色喊杀声震天冲向人民军阵地。而在左翼清军却按兵不动一个小时后潜伏接近人民军第39团阵地的五千新式清军突然起进攻。第39团被打得措手不及清军骤然涌出的人太多清军付出相当的代价之后他们与第一线战壕的人民军展开了肉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