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章 王长道的心事

拿他耍笑。有人对他说:“仕峰,给你说个媳妇:小脚大耳朵,走道肚朝下,一走一哼哼。你愿意吧?”

    “愿意!”王仕峰傻呵呵地笑着说。

    “愿意就快叫人说去。踩圈村的,去晚了就叫别人抢走了。”

    他忙跑回家给娘说:“娘,人家给我说了个媳妇,小脚大耳朵,走道肚朝下,一走一哼哼。踩圈村的,你快着给我说去。”

    王施氏一听,又气又无奈地说:“这不是说的猪啊。你真是个傻儿!”

    为了让王仕峰懂些人情世故,学些礼尚往来的礼节,王长道两口子也没少动心思,一次次地逼着学。可就是不见长进。

    一天傍晚,天突然间下起了暴雨。因为王家的宅院临着街面,像这种情况,断不了有人上家避雨或是借伞。王施氏就想借这个机会锻炼锻炼傻儿子。把王仕峰叫到身边吩咐说:“雨下得这么大。保不准有人来借伞。可要是来一个借一个,有多少伞也不够。这事,你就酌情谢绝吧。”说罢,王施氏躲进屋里去了。

    过了不大一会儿,一个附近村的熟人来借伞。“啊,真有来借的呀?”王仕峰想起母亲的话,冷冰冰地说:“要是来一个接一个,有多少伞也不够。我家没有伞。你回吧。”

    熟人走后,躲在屋里的王施氏出来说:“真傻,这样说得罪人。你应该这样说:‘伞是有一把,不过全坏了,早不能用了’。明白了吗?”

    “明白了。”王仕峰记住了母亲的话。

    过了一会儿,隔壁邻居来了。说:“这些日子不知怎么啦,老鼠多的没法捉。把箱呀柜的全咬了。仕峰,我用用你家的猫。”

    王仕峰想起母亲的教导,觉得自己有客气话说了。很得意地说:“猫倒是有一只,只是全坏了,早不能用了。已经扔在顶棚上了。”

    听了这话,邻居吃惊地走了。

    王施氏又从屋里走出来,说:“哎呀,这不是胡说八道吗?像这种事,你应该说:‘这几天猫拉肚子呢,拴在仓库里了。借去也不管用。等肚子好了再说吧!’”说完,又回屋里去了。

    王仕峰觉得心里特别委屈:每次都是按母亲教得去说,又都说不对。正没好气,铁匠铺里的师傅来了,问道:“老夫人呢?”王仕峰气呼呼地说:“闹肚子呢。我把它拴在仓库里了。”见铁匠师傅瞪大了眼睛,又补上一句“反正你借去也没用,等肚子好了再说吧。”

    铁匠师傅迷惑不解地走了以后,王施氏从屋里出来,哭笑不得地说:“我的傻儿唉,你什么时候才能开开窍啊!”

    王仕峰一天天长大**,眼看到了谈婚论家的年龄。因其傻名声在外,又有个“傻呆愣”的诨号,王长道两口子为了保住娃娃亲,基本上让王仕峰与梅家断绝了一切来往。王长道知道这是在掩耳盗铃,但人都相信“耳听有虚,眼见为实”,回避比直面更有好处。

    当听说未来的儿媳妇聪明过人有“才女”之称的时候,王长道曾窃喜过一阵子。心里直感激父亲交往的朋友有眼力。时间不长,梅家托出人来要解除婚约。还风传上梅家给未来儿媳妇说婆家的都挤破了门框。王长道一气之下一纸诉状将梅家告上县衙。为确保官司获胜,暗地里送给亚县官二百两银子。并让三儿子代替傻四儿子上堂对质。他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不成想还是被梅友仁看了出来。最出乎他意料的是亚县官竟看中了年轻貌美的梅兰花,来了个当堂解除婚约。昧下他二百两银子不说,还打了他四十大板。这一场官司打得既窝心又赔本,誓再也不与官家打交道!让女儿给傻儿子换媳妇也是由这口气上起:没有你梅家的闺女,我王家的儿子照样不会打光棍!

    让王长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才女”梅兰花不但有才,而且还是个重情义的人!摆脱了父母的压力,一个人跑到换亲的女家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