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94 第五卷 第二十六章 年夜饭(二)

萍第一次作诗便受到夸奖,脸笑成了一朵花。兴高采烈地望了望马素芸。

    马素芸听到商润萍吟了自己的姓,也想回敬她一个。想起她是属牛的,吟道:

    “牛子本来就姓牛,耕地拉犁地里走。吃一辈子草和料,从来不知要报酬。”

    马素芸一吟完,王仕峰就给她叫了好。说:“我看啊。咱家的女人都比男人强。三嫂吟出了马不卧着休息。二嫂吟出了牛不要报酬。既贴题,又文雅。比我们作的鸡呀猫的气派多了。”

    马素芸、商润萍受到小叔子的表扬,都美滋滋的窃笑。

    梅兰花见自己的倡议收到良好成效,心里高兴。见刁藿改还在沉默,催促说:“大嫂,就剩你了。”

    王立春见三个兄弟媳妇作地诗都很好,知道自己的老婆胸无点墨,不无开脱地提醒说:“大伙一起作一个题材的诗,先作地沾光。到了最后就没有选择了。其实,羊也可以作成诗。”

    刁藿改白了男人一眼,冲着大伙说:“你们都作的是活的,我来个死物。”说罢吟道:

    “饺子本来就姓饺,中间大来两头小。弯弯翘翘多好看,怎么瞧都像女人的脚”。

    刁藿改刚一吟完,只听啪的一声,王施氏把一双筷子使劲摔在了桌子上。

    原来,王施氏因为自己的一双特大号天足,最不愿意人们在她面前谈论脚。说大脚,她认为是在讥笑她;说小脚,她认为是在影射她。家里人都知道她这个心理儿,同时也为了尊重她,都避免说脚。久而久之,脚也就成了这个家里的忌讳。

    大家也都看了出来,刁藿改把饺子比作脚,是在拿着老人撒气!

    王立春觉得脸上很没光,瞪着三角眼冲老婆喊道:“你,你还叫不叫人吃饭?”

    刁藿改平时占上风惯了的,一点儿也不示弱:“怎么了,你们不是说了。作什么样算什么样,谁也别挑谁的理儿。轮到我这里就不行了?”

    梅兰花一看要闹僵,心里地高兴劲一下全没了。心想:今天包饺子时,大家说说笑笑地讲了一下午故事,那气氛多融洽。怎么作诗作出这么多事来?看来自己的提议错了。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梅兰花又提议说:“咱不作诗了。大家还是说故事吧,看谁能把大伙说笑了。”

    “那你就先来一个吧。”马素芸和商润萍同时说。是啊,大年下的,谁也不愿在别别扭扭中度过。

    “好的。那我先说一个。不过,这个不能算笑话。我就给大伙说说关于过年的故事吧。”梅兰花说完,便讲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一进了腊月初八,就有了年味儿。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三十初一是大年。正月十五又叫晚年。这年哩哩啦啦过一个多月。这里头,还有一个传说呢。

    “相传,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王爷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汇报。

    “有年腊月初三,灶王爷向玉帝汇报说: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吃地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人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

    “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大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人药。叫他们慢慢地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绿豆、小麦、高粱、枣及各种干果共八种。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地杀猪、宰羊,都不下地干活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疯人药药性大,人们就疯狂地往家买东西。鸡鸭鱼肉,各种蔬菜水果,堆的家里到处都是。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