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17 胆大包天的计划

屯田军,血洗轮台,只有十余人逃出,赵定安已经亲自领军前去讨伐。

    元封大惊,急问损失情况,说起轮台血案,使者们也是眼中带泪,钢牙咬碎,突厥叛军不分老幼妇孺一概屠杀,伊犁河水都变了颜色,西部的动荡对于年轻的西凉帝国来说是一记重创,再加上东线不稳,周军随时西进,西凉面临两面作战的危险,兵力财力都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元封心情很是沉重,沉默良久,又问:“赵帅带了多少人马?”

    使者答道:“带了五万人马。\”

    元封点点头,赵定安平乱他很放心,这回西域少不得要人头滚滚了,西凉本来人口不多,劳动力匮乏,维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会严重影响生产建设,所以军队的规模一直保持在八万人左右,其中大多数还是屯田兵,平时种地,战时打仗,赵定安带走五万兵,剩下三万人,也够自己用的。

    甘肃已经是西凉的势力范围,但陕西依然处在大周朝的牢固统治下,而且还能得到山西方面的增援,元封虽然英明神武,但也不是神仙,手上没有几万兵也不能攻城略地。

    元封又问道:“叶唐他们回到凉州了么?”

    使者答道:“在路上遇到叶大人了,想必此时他们已经到了凉州。\”

    叶唐他们安然抵达,元封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如今已经是陕甘境内,而陕甘总督又是自己的心腹,朝廷虽说派了钦差起办范良臣,但范总督也不是傻子,他早就上了西凉的贼船,哪会束手就擒,八成会将来传旨的太监拿下关在大牢里等自己前去讯问呢,所以,现在没啥好担心的,只管正常赶路回凉州便是。

    “路上还碰到什么新鲜事么?”元封随口问道。

    “没什么……对了,在长安城外遇到了范总督的车驾,不知道他去长安做什么。”

    元封心中一凛,不对劲啊,好端端的把范良臣调到长安,这定然是调虎离山之策,朝廷也知道范良臣在兰州耳目众多,不方便下手,但是在长安他就没那么多的党羽了。\

    想到这里,元封对这十个驿卒打扮的军统司人员进行了任务分派,有人回凉州传递自己即将到来的消息,有人去长安打探消息,他又手书一封,派人送往羌地,大战在即,一切都是未雨绸缪为好。

    驿卒们各自去了,元封等人依然以正常度向西行进,人越多走的越慢,当三日后从长安赶来的信使报告最新进展的时候,他们距离长安还有二百里之遥。

    和元封预料的一样,钦差大臣并未前往兰州,而是在长安设好了套等着范良臣来钻,范良臣总督陕甘地方,让长安府随便编个什么由头给他,便能将他骗来,只靠身边区区几个亲兵护卫,还不是束手就擒的份,现在陕甘地方大权已经由原山西巡抚代掌,钦差太监坐镇,范总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还有一个最新消息,也是条让人不那么舒服的消息,吐蕃趁着西域叛乱,挥兵而来,欲夺取河西走廊,报当年一箭之仇,现在大军已经抵达敦煌,曹延惠亲自领军前去抗敌,胜负犹未可知。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曹延惠老爷子虽然擅长守城,但毕竟年岁大了,若是敦煌丢了,西凉的重要支柱就垮了一根,事关重要啊。

    虽然心里非常急躁,但元封表面上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这让徐达汤和等人非常佩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真有乃父之风范!

    其实元封一直在告诫自己要淡定,越是这种危急时刻越要认真分析,吐蕃军的战斗力他知道,还是一支冷兵器军队,而且他们的后勤补给线更加漫长而艰难,眼看天气越来越冷,补给肯定会中断,而敦煌作为西凉的正式都,城墙扩建的更加雄伟,增设了许多火器,虽然还比不上凉州的水平,也称得上是西域第一雄城了,曹延惠经验丰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