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32 定江南

一阵马蹄声响起,北方有骑兵迅冲来,飞奔的马蹄子将稀泥踩得到处飞溅,战马不是那种江南常见的矮马,而是高大的西域种,马上的骑士也不是端坐着的,而是弓起身子,蹲在马上,一边策马飞腾,一边出粗野的喊叫,为一人单手举着红旗,上面一面大大的汉字。

    登6一起看正版武林帝国北兵及时赶到,海匪们却只是一愣,旋即布阵相迎,若是往日遇到北军骑兵,他们肯定退走,但是今日大雨泥泞,战马度受到影响,火也受潮不能射,反不如锋利的长刀好使。

    双方二话不说,立刻展开一场激斗,骑兵们从得胜钩上摘下丈八长,以居高临下万钧之势压来,一轮过后,胜负已经分晓,一多半的海匪被长钉死在地上,余众狼狈逃窜,骑兵们不慌不忙摘下弓箭,如同打猎一般追逐着残匪,将他们一一射杀。

    车队中的人纷纷痛哭失声,高喊多谢天兵救命之恩,北军骑兵呼啸转来,为者高声道:“再往北走十里就安全了。”说罢领兵继续巡逻去也。

    车队收了尸体,继续前行,到了镇江附近,看到一如往昔般繁华的江南景象,众人更加感慨,后悔当初不尽早归降北汉。

    来到京城之后,找个客栈住下,然后托了关系递话给朝廷,说是江南民间代表来访,元封的六部内阁,沿用了不少江南本地人,这些人大多出自江南各个书院,想找几个熟人还是很简单的。

    民间请愿的名单送到元封面前,他草草浏览一番,忽然被一个名字吸引住,指着名单道:“这一位,可是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马致远?”

    官员曰:“正是。”

    元封抚掌笑道:“原来还是故人,开正门,我要亲自相迎。”

    汉王刘元封将亲自出迎,接见江南父老,当这个消息传到客栈之时,父老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来以为有个员外郎级别的官员接见他们就不错了,没想到汉王竟然如此礼贤下士,体察民情。

    一干父老斋戒沐浴换了体面衣服,浩浩荡荡来到午门前,跪了一地,午门大开,衣甲鲜明的将士先开了出来,燕翅排开,然后是汉王的御驾,年轻的帝国统治者依然是半旧的暗红色团花战袍,头戴武巾,朴素之极。

    江南耄耋们斗胆抬眼望去,无不赞叹,汉王真是圣君仁主!

    元封下马,龙行虎步来到跟前,和颜悦色道:“诸位父老请起。”

    父老们都不敢起,为一个白胡子老头哭诉道:“江南生灵涂炭,万望大军南下,解万民于倒悬,圣天子如果不答应,我们便不敢起来。”说着,又拿出一个卷轴来,“这是江南父老的万民请愿书。”

    汉王命人接了卷轴,当众大开,足有三丈长的卷轴上写满了字迹,全是江南名士的签名,其中不乏血书。

    元封等的就是这一天,与其主动兴兵打过去,不如等人家来请,毕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力,看到万言书,他便明白火候已到,当即道:“万没料到江南已经沦落至此,百姓遭殃,我感同身受,岂能袖手旁观,来人啊!”

    一帮文武应声道:“在!”

    “传令前军,即刻南下,不管有什么困难,务必要在一个月内扫清祸乱,还江南父老一个朗朗乾坤!”

    “是!”

    事情如此顺利,百姓们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此时元封道:“马致远马兄可在?”

    一个清瘦但是精神矍铄的中年人从队伍后排站起:“大王,马致远在此。”

    元封道:“凉州一别,不知不觉已经数载了,马兄可曾想到,我们会在此见面。”

    马致远也感慨道:“在凉州之时,我便感到大王绝非池中之物,早晚会有飞黄腾达,鼎定中原的一日。”

    元封哈哈大笑:“来,马兄,还有众位父老,进来叙话。”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