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节 贪生

    第二天刚刚天亮,这村里的人就到了长青营的营房。除了几个在河里打渔为生的人外,村长还紧急动员村里十几个青壮,号称要为新军效力。无论锯木还是安装浮桥,新军工兵队一切都有成例,原本也用不到这几个人,不过长青营还是让他们干些搬运的工作。中午全营渡河前,村长的媳妇又领着几个女人、孩子抱着几个大筐赶来,带着些面饼和米汤说是要劳军。至于饮食,新军中也都有规定,再低级的士兵也绝对能吃饱,不过许平还是让收下这些食物,并给他们些酬劳。

    在村民千恩万谢的祝福声中,部队渡过土河,浩浩荡荡向禹城进。

    禹城的叛军已经向南逃窜,现在不过是一座空城。张承业此时已经追上部队,接过主力的指挥权。他也不着急,只是稳步前进。许平一路继续设法收拢人心,同时与跟上来的其他新军各营联系,说服他们采取和自己一样的政策,还把一路所见所闻报告给侯恂,请督师注意约束各军军纪。

    十一日,许平带领千余部下抵达齐河城。这座城市的城墙已经被叛军扒倒,现在只是一座在冒着青烟的废墟。许平简单观察一下周围的地形,就下令在城旁扎营。营寨建立起来以后,周围的情报也纷纷送到他的眼前。

    “正如参谋司事先估计的那样,匪寇已经全部撤到大清河以南,正在坚守沿河的各个渡口。”周洞天边说边拿出参谋司战前的预案。这些许平当然都仔细看过,接下来周洞天就要把预案具体化:“我营应该继续南下了,如果大人准许,我营的探马将向长清方向搜索,寻找渡河的合适位置。”

    在出兵前,新军参谋司就估计叛军会把主力集结于济南,因为这样叛军才有最大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利用济南一带便于防御的地形,同时还可以在危急时,拥有退向河南和逃向胶东的两个选择。

    虽然参谋司认为,叛军面对明军大举进攻的最佳选择是退向河南,和李自成会合,不过因为叛军中有大量的山东子弟,参谋司很怀疑叛军对部下的控制能力。若他们不经一战就抛弃大批部下的乡土,恐怕会造成军心剧烈动荡。他们的高层大概也很难下这样的决心。

    因此,参谋司判断济南一战在所难免。不过,对济南的进攻并不会使用新军的全部力量。比如新军长青营在主力进一步向济南压迫的同时,会继续向西南方向展,摆出一副要切断叛军退向河南道路的姿态----如果叛军在济南丢失前还拒绝向西退却,那新军就可以继续展右翼攻势,一举把叛军圈入胶东的牢笼。不过参谋司认为,叛军还是很可能会因为右翼的危险而主动退向河南,那叛军中的山东子弟可能会大量逃亡,离开山东的山东叛军也将不足为虑。

    许平不假思索地批准了周洞天的提议,眼下他急迫地等待着长青营主力和山岚营的抵达。现在明军和叛军之间的缓冲空间已经被压缩到极低,随时都可能爆战斗。而新军参谋司规定,在近敌位置进行战略展开时,任何两个互相掩护的新军营都必须位于半天路程之内。上次北直隶之战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单独的新营在面对叛军主力时都是不安全的。眼下是在叛军控制区交战,可想而知叛军的力量会更强大。不但任何两个互相掩护的营都必须位于半天路程内,它们和其他兄弟营的路程也不得过两天----参谋司认定,任何营都有独立抵抗叛军全部兵力半天以上的能力,而任何两个营都有抵抗叛军全军两天的能力。

    十二日上午,长青营主力抵达,山岚营的先头部队也在五里外开始搭建营寨,一切都像计划上那样完美无缺。但是来自督师的命令却完全打乱了许平的计划,侯恂命令先头部队立刻停止进攻。

    “为什么?”虽然是在张承业面前,许平的声音仍情不自禁地高起来。今天凌晨,他派出的先头部队奇袭沙河与大清河交汇处的叛军,不等叛军反应过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