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五节 密谋

    “不想打下去?”杨致远问道:“大人这是何意?”

    “孙传廷绝对不是闯军的对手,就是没有许平他也不是。”镇东侯知道就是刘宗敏,刘芳亮也不是孙传廷能匹敌的:“现在战火已经波及四省,如果坚持打下去,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和许平和谈,我带着新军南下,明廷的事情我不管了。”

    “然后呢?”杨致远追问道:“和李闯划江而治?这就能不死人了么?将来就不需要再打了?大人,民心定则难移,若是现在大人放手不管,明廷转眼之间就会土崩瓦解,李闯受此鼓励势必要夺取全国,将来我们要打更惨的仗,死更多的人。”

    见镇东侯不说话,杨致远又问道:“大人这个心思,和其他人说过么?”

    镇东侯摇摇头:“没有,赵慢熊他们肯定不会同意。”

    “属下也不同意,大人在南方积累多年,皇上倒行逆施二十余年,如今已经是丧尽人心,天下人之怨明,恨入骨髓,有偕亡之心。有识之士正翘盼望能拨乱反正之君,大人只要镇压了叛乱,然后倒戈攻明,开辟新朝已经是水到渠成之势,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大人万万不能自损名望。”杨致远苦劝道:“现在大人就差最后一步了,不可迟疑啊。”

    “谋朝篡位,还想不自损名望么?”镇东侯摇头道:“这怎么可能?”

    “但不能损害得太多,属下以前就说过,只要我们击败闯军,那么便是大人想赦免他们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大人若是等不及了,实在不行就不要回京师去了。等给开封解围,消除中原的动乱,大人挟战胜之余威,立刻竖起清君侧的大旗,赦免李闯他们,也不是不行啊。”杨致远还有一个疑虑:“现在起事,贺兄弟那里怎么办?以前说的是动前打他去南方,现在他可是手握兵权的。”

    “如果我直接去他大营中,就是有监军我也能拿走他的兵权。”镇东侯知道极难说动贺宝刀参与叛乱,所以这件密谋从始至终是瞒着他的:“现在没有强敌在侧,有时间收拢住军心。”

    “总归是太过行险了,军中难免会起疑虑,山东战场的压力确实不大,但谁敢说不会出任何纰漏,还是等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才好行事。”杨致远无法理解镇东侯为何要如此冒险:“大人,可是又有什么变故么?”

    “许平在开封换粮,之前还颁布归德宣示,金求德和李云睿都认为许平的爱民之心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弱点,这些时日来还有些心怀不满的士人出头率领百姓闹事,攻击许平的各项制度和法规。”无论何种制度总会有不公的地方,总会有受损受害的人士,也一定会有心怀怨恨的百姓。

    “归德宣示是孙可望做的吧?”杨致远不知道这些内情,有些好奇地问道:“闯营作何反应?”

    “孙可望可没有这种肚量,我敢说归德宣示一定是许平所为,”虽然天下人都认为归德宣示是孙可望的谋划,不过镇东侯完全不这么看:“出事后孙可望就下令严厉镇压,把所有闹事的人都归为朝廷的细作煽动。”

    “闯营本来就蔑视士人,他们这么做属下一点不奇怪。”杨致远道:“不过其中有没有我们的人呢?。”

    “没有,我们那里有这么多的细作,而且就是有,探查闯营的情报还来不及,哪里肯暴露在这种事情上?若不是许平的规矩定的有问题,那些百姓就是再煽动也不会跟着起哄。”镇东侯复述孙可望的命令,里面除了威胁外,还有对百姓的责备,说他们不懂事,不懂得政务处理上的难处:“孙可望说那些闹事告状的人:凡事就懂得抱怨,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把事情做好,也拿不出合情合理的办法。所有告状的人都是别有用心,胆敢这么做的人一律以朝廷细作论处。”

    杨致远心有所感,问道:“许平取消了这个命令吗?”

    “是的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