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五十章 - 姜氏内政

各部族中走得较远的部族,消息传到姜由这里时,两族已经发生过多次冲突。

    骊山族的长老们远涉月余,才到了神山下,二话不说,只是跪在山脚下不起来。姜由闻讯赶到山下,却一个都扶不起来,只是听到长老们向牛神祷告,才知道是一个由族部落造成的后果,而且从那些由族部落的威胁里可以推测,应该有黎族人参与了此事。

    这可都是姜由的本族啊!

    所以骊山族没有选择向姜由投诉,而是向牛神祷告,以求被掳的骊山族人平安。

    姜由为难了。

    让族人将骊山族的长老们安置进了姜氏的帐篷中,姜由在许多天内都视而不见,与炎族的长老们也无从商议起,直到我来了,姜由才又提起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要是处理不好,姜氏内部又是血染草原的结局。

    而姜由恐怕面对的是黎族的彻底分裂!

    现在黎族各部长老代表来了,姜由干脆当面把这个问题踢出来,看看我,也看看这些黎族长老怎么回答。

    同来的,10名黎族长老一听就明白了,10张老脸有些挂不住,他们心中肯定明镜似的,甚至是哪个部族去搞了这个行动都多少有点数。

    毕竟之前出城迁走的也就7个族而已。

    “姜氏今日的局面不是轻易得来的,族长应该以大局为重,分清主次,但同时也不可多所杀伤,有四个字可以奉鉴----攻心为上!”管不了那么多了,事急从权,后世武侯要用这句话时,就不用“原创”了,从太昊族长这里再“借”回去吧。

    姜由听了,沉吟片刻,似有所悟,当然无话,大帐内盛宴上,宾主尽欢。

    天还未亮,听到外面有较大动静,我们都出帐篷去看热闹o

    姜由正在召集族人,集结了大约上千战士,但没有使用牛骑兵,而是全步兵。看上去就知道不是全黎族的班底,那班黎族战士我还是有好多看面熟了的。

    大队之前是20余位长老,跪在姜由面前,伏地不起,姜由却没有理会,一直在对没整好队伍的战士们训话。估计那些跪伏的长老应该就是骊山族的长老了吧。

    到下午,近千战士----其中有部分是黎族过来的----消失在山凹间,姜由却没有随行,而是向率队的黎族队长们做了一番交待,就全力投入到筑城工作中去了。

    在姜氏神山下住了两天,也略指导了一下姜氏的筑城工作,感觉姜由的确比较忙,加上黎族的长老们已经比较满意,我向姜由打听公孙氏的情况,打算往公孙氏的地盘去看一看。

    “公孙氏在大河之北,与我姜氏一个部族临近,族长愿去,可以让我姜氏族人引路。”姜由对此事也颇感兴趣,找来一位长老,让他为我们当向导。

    “吕族吕风,愿与太昊族长同行!”吕长老很恭敬地躬下了腰。

    “吕族与公孙氏很近吗?”我好奇地问他。

    “公孙氏与吕氏已经有数十代相邻,有如兄弟之族,后公孙氏大举南迁,只剩数个公孙氏小族在吕族附近,今年初公孙氏迁回,公孙一族才重新壮大,继续往西北迁走了一部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留在原处与吕族为邻。”

    看来炎族与公孙氏的矛盾也不是姜氏全部族人的意思,甚至在多年以前,姜氏与公孙氏还是比较友好的。

    甚至公别氏学会的种黍技术还是从姜氏的由族传播过去的,可见两族的交好由来有自,绝不是有深刻矛盾的部族。

    “但要前往公孙氏,还得渡过大河,不知道现在大河的水位如何,需要先行探好,大队才能过去。”姜由提醒道。

    “没问题!让太昊侦骑去探一下大河就行了!”木驼把这个任务接了过去。

    四天后,姜氏的向导和太昊的侦骑返回了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