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七十九章 - 族长铸器

里一堆堆不断往上涨的粟米流着口水傻笑。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每天工作到天黑了,下午两三点以后,只要听到宗庙的鼓响过三响,他就会放下工具,让徒弟们辛苦干活,他就会到酒坊那边整点“太昊米酒”,然后到粮仓那边去数新放进去的粟米。

    “族长啊!”土鲁在粮仓里yy“要是哪天你挂了,俺一定在宗庙里给您封个神位,不是车神就是米神!”

    他脑子里还没有“财”的概念。

    但很快就会有了。

    在大方工程陷入僵局以后,8月中旬,我带着梅梅和元方也回到了太昊城,而且这一次元方是坐着牛车回来的。

    看到那些部族的长老们坐在牛车上春风得意牛蹄疾,让元方也打起了这个主意,谁知道一坐上去就连续在土路上“抖”了十来天,我看到他前面两天呲牙咧嘴强忍的样子实在可怜,用多余出来的藤甲在牛车里装了一系列“减震机构”,再垫上羊皮,总算让他过了一把瘾,高高兴兴地坐到了太昊城。

    “族长要铸什么?”

    匠作区的匠人们看到土鲁兴冲冲地从宗庙回来,大叫“开火!开火”,绝对不会是以为要开枪----因为还没有枪可开,但看到土鲁手里拿的图纸,就知道要开炉化青铜了。

    这一次我要土鲁铸两样东西。

    第一样是钟!

    钟是青铜时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在鼓、笛等非金属乐器之后出现的第一种纯金属乐器。

    但我还没有奢侈到让土鲁铸造一组编钟的地步,我只是对太昊宗庙的“击鼓报时”有一点不满足,在青铜日益过剩的情况下,铸一座能声传数里外的铜钟应该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考虑到钟得承受长期的敲打,我让土鲁按1比10的锡铜比铸造,钟重初步设计为200斤左右,大约相当于10辆青铜车的用铜量,我给了土鲁300斤铜锭和30斤锡锭,多出来的50就作为工价。

    所以土鲁当然笑歪了嘴。

    原始第一钟,即将在太昊的匠作区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