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章 花烛夜

事情还要从去年入秋开始说起。

    天承七年。

    承上天之眷顾,我天业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朝中大官们各个脑满肠肥,平民百姓家家有鱼有菜。

    又承上天之眷顾,我天业国上边的玄冥国亦是风调雨顺,国强民胜。家家有肉吃,户户有余财。

    又又承上天之眷顾,自两国停战,互不侵犯地观望了四十个年头之后,又开战了……

    “列祖列宗在上,保佑我们家阿花此去一路平安。平平安安的出门,平平安安的回家。缺胳膊少条腿的也没事,重要的是能让她带着条小命回来啊……”焚香叩,娘亲边求祖宗边呜咽着。

    或许是娘亲的话感染了我,也或是离别情绪带动了我,跪在她身后的我也忍不住跟着哽咽了起来。“娘。”娘亲啊,我不单想带着条小命回来,更想带着胳膊和腿一块回来啊。

    “阿花,快给列祖列宗磕头。”娘亲先磕了头,继而转身含泪望着我,要我也磕头。娘转头,丑陋的哭相登时吓得我心脏一梗。二话不说,忙“梆梆梆”磕了三个响头。

    身负无盐之名的娘,还是丑的这么有水准。就连亲生如我,有时见了也不免被吓着。

    “阿花啊。”站在门边的爷爷喊道。“我们齐家就全靠你了!”

    看着我,他老人家重重地点下了头。眸光中既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将我们齐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我含泪回望着他,也重重点下了头。

    “嗯。爷爷。阿花去了。”

    “孩子,去吧!”

    抹去眼角那一颗心酸泪,我扛起包袱豪气万丈地踏出了家门,往新兵报道营而去。

    说起我们齐家,那可也算是军事世家了。从我太爷爷的爷爷起,我们家的男丁便都报效朝廷,入营做了一员----扛战旗的小兵。

    爷爷总说:扛战旗可也是门技术活,虽面上扛的是战旗,可里子里却是扛着我天业国的士气。而我们家扛旗的架势,在四十年前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听说当年的将军们都对我家扛旗的架势情有独钟。就连这“齐”姓,那也是上面谐了“旗”字音赐给我们家的无上光荣。

    不过四十年前和玄冥国签了协议停了战后,皇上就下令解散了大部分军队,开始崇文。自打那时起,家家户户都开始“之乎者也”了起来。我们齐家也就没了大旗可抗。

    爷爷也就改行颠起了大勺以此怀念他的过去。本还以为他的大勺就要这么颠一辈子,没想到两国又要开战了。就在他老人家兴奋地三夜没睡好觉后,军贴送到了家中。爷爷接过军贴二话没说,收拾了行李就赴军营。哪想今天兴冲冲地过去了,明天却被连人带行李送了回来。人家说,他们要的是壮丁,不是年过古稀的老头。

    回家后,爷爷好一通伤心。最后一双芝麻绿豆小眼落在了我们齐家唯一的男丁----爹爹身上。还是娘人精明,现的早,一把抱着爷爷的大腿哭诉着使不得。爹爹是齐家单传男丁,这打仗上战场可不似小时候的玩闹,一个不好就是搭命的事。若是爹爹有个万一,那可是绝香火的事了。而且爹爹生性懦弱,贪生怕死。若真是让他去了战场,恐怕战旗未扛,人倒是先逃了也是可能的。爷爷心里有数,望了望缩在一旁的爹爹后,也只仰天长啸一声便绝了这念头。

    只是,军贴都接了。没有男丁出去,这可是违抗军令的大罪。搞不好是要杀头的。爷爷急,娘亲急,爹爹更是急。饶是与娘夜夜努力也赶不及造个带把的了。

    怎么办?

    三个臭皮匠自是顶了个诸葛亮。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伟大事迹也是有耳闻的。在自家三姐妹的奇思妙想下,我们齐家也打算隆重推出个齐木兰。脑袋向来被浆糊糊着的爹自然是拍手说好的,却没想到脑袋并不随着年龄渐老的爷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