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二章 小号大号

    霍山,昌吉隆分号。m

    在庐、凤两府,甚至是整个江淮地区,没有人不知道昌吉隆胡家。

    在十户九商的庐州,昌吉隆可谓源远流长财雄势大,是徽商中最具实力和代表意义的一支。

    徽商,崭露头角于东晋末年,到南宋时候成为一股庞大的民间资本力量,尤其是在本朝初年,浙商势力消褪以后,徽商大举扩张,成为大明朝商业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和通过与满蒙贸易而飞崛起的晋商相比,徽商集团拥有更深厚的积累和沉淀,也拥有更好的口碑。在明初洪武皇帝屡次打击浙商势力之后,浙商显得更加保守,终于成就了徽商在商业上的霸主地位。

    在庐州凤阳两地,最具实力的就是胡、介两家。

    从北宋宣和年间开始,胡家的祖先就依靠一条扁担两个网兜,在江淮一带贩卖纸张笔墨,历经数百年的时光,以几十代人汗水,终于成就今日昌吉隆在徽商当中的霸主地位。

    如今的昌吉隆早已不是当年仅仅从事贩运的小商小贩,而是集工、商、佣、典于一身的百年老号,各分号联号开遍江淮一带,就是远在广南也有昌吉隆的买卖。

    在店伙有些谦卑的引导下,李四进入了昌吉隆霍山分号的内院。

    和当时所有的店铺一样,霍山分号也是前厅后院式结构,前面是交易柜铺,车马繁杂;后头则是店伙东家的住所,也有囤积货物的仓房,后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商谈比较大宗的生意。

    当李四掏出一万两的典票,霍山分号的掌柜就知道这么一笔巨大的生意不是己能够做主的,立刻让店伙奉上茶水点心,赶紧去请这个东家出来。

    掌柜虽然权限很大,终究算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真正遇到李四这样的级大主顾的时候,还是要请真正的东家来做主的。

    李四翘着二郎腿,“滋儿滋儿”的品着茶水,仔细打量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昌吉隆分号。

    这间客厅布置的勉强还算雅致,一张长条案下朱漆的黄木长桌,坐器分在两旁,角落里有杆绿竹的盆栽。

    条案上香火缭绕,供奉的却不是财神,而是一条铜铸的扁担,扁担下系着俩小小的网兜,这就是徽商创始人所使用的物件儿了吧。

    跟随李四同来的是路涧和十几个孩儿兵,镇南和七斤等童子站立在门外,只有路涧负手立在李四身后。

    “尊客久候,失礼的很,”一个约莫四十大几岁的微胖男子挑帘子进来,身后就是刚才那位掌柜。

    “好说,好说。”

    “这是敝号的少东家,”掌柜知道李四是个大主顾,赶紧着介绍。

    “胡朝宗。”

    “李四,”来的时候早就打听清楚,这个胡朝宗虽然其貌不扬,而且一身的短打扮,看起来象个乡农,其实就是昌吉隆胡家的二号人物,除了他老爹胡康南胡老爷子,就是这位胡朝宗了。在庐州和凤阳一带,他才是昌吉隆的真正掌柜先生。

    在徽商圈子里,胡朝宗也是鼎鼎有名的一个字号,尤其是在这几年和浙商潘家的商战中,屡屡占据上风,按照后世的说法,绝对是个商界奇才。

    “我这里有一笔不算很小的生意,想和胡掌柜谈谈。”来就是买东西的,过多的寒暄客套也没有用。

    “万两白银为定,怎么说也不是小买卖,李先生找我昌吉隆算是对了。”李四拍出来的那张典票就是出昌吉隆的分号,而且说明算是定金。按照当时百货定三的规矩,拿一万两做定金,表明这将是一笔不少于三十万两成交量的级大买单。

    这样的大客户就是找老当家胡康南亲接待也是应该,身为东家的胡朝宗然赶紧出来。从一开始,胡朝宗就怀疑这个李四是个化名,要不是天大的人物,怎么可能做这么大的生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