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五章 环首刀

的样式不错,用起来也顺手,适合骑兵使用。”周阳把量一阵,大是欢喜:“骑兵有了这刀,威力会更大。可是,我有一点看法,这刀有点轻,应该再加重些。”

    “轻?”丁隽有些意外,解释道:“大件,我们试过了,匈奴的皮甲抵挡不住,轻易就能劈开。”

    匈奴主要就是皮甲,只要能劈开匈奴的皮甲,匈奴也就成了无防了。

    “匈奴主要是用皮甲,这没错。可是,匈奴也有铁甲。单于本部精锐,其铁甲不在我们之下。对付这样的铁甲。就需要重些,方能凑效。”周阳解释。

    “大帅放心,我们试过了的,匈奴的铁甲也抵挡不住。”丁隽笑着道。

    “嗯!”周阳微一点头道:“在马上砍杀,越重,对匈奴的威胁就越大,还是要重一点,要十来斤吧。”

    “十来斤?”丁隽吓了一跳。眼前这刀顶多五六斤,那就是说,要翻一倍,提醒道:“大帅,一场大战,要打很长时间。若是太重了,消耗太大,能禁受得住吗?”

    这话说得很对,打仗很累人,一场大战要打很长时间,若是刀太重了,体力消耗会很大,人会吃不消。

    “放心吧,不会有事。”在周阳指挥下的汉军。打到那种程度,他们仍是在打,增加几斤又算得了什么?周阳对汉军有着无比的信。

    “既然这样,那就再加重。”丁隽点头同意了。

    周阳这一改进,非常重要。在古代战场上,兵士都穿铁甲,若是刀轻了,砍在身上,也就是在盔甲上留下一道印痕罢了,伤不了人。

    社会的马刀,对付身着衣衫的现代军队没问题。要是再“代,难有成效,原因就在于太轻。

    一力降十会,刀越重,力道越大,对敌人的威胁越大。

    “这刀有名字吗?”李广掂着手中刀问道。

    “还没有。”丁隽如实回答,一拍额头:“这刀是大帅提出的,就是大帅刀。”

    “大帅刀?”周阳猛摇头:“太拗口了。”

    的确是太拗口,李广也不赞成:“大帅。要不就用大帅的大名,时阳刀。”

    “这名字不错。”程不识马上赞同。

    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大是赞同,不住点头。

    “不好!”周阳把刀打量着道:“这刀有一个环,就叫。叫环刀吧!”

    “环刀?”众人细品之下。大拇指一竖,赞道:“好名字!好名字!”

    这名字比起大帅刀,阳刀好听得多了。更重要的是,还很形象。刀柄上有一个环,那是为了防止脱手。

    汉朝有两种武器非常有名,一是汉剑,二是环刀。汉剑就不用说了,两汉、三国、南北朝一直在用。

    环刀更不得了,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刀之一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种骑兵战刀。在此以前。马上砍杀,多用剑。而不是刀。就是秦朝,其骑兵用的也是剑。秦人掌握了刺比劈砍更有效的兵学原理,秦剑比汉剑要长,在马上也不是劈砍,主要是刺。

    这是秦朝骑兵的特点。汉初。也沿用了这一机制。直到汉武帝改革军政,大量组建骑兵,方才现,骑兵用剑不方便,还是用刀顺手,这才研出了环刀这种名垂千古的利器。

    强汉大军,正是挥着环刀,击破了匈奴,收复百越,平定辽东,进军西域,冲杀在青藏高原,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汉武盛世”就是用这刀打出来的!

    “犯强汉朝。虽远必诛”如此豪言的后盾,就是挥着环刀的强汉大军!

    环刀使用了近千年之久,历经两汉、三国、南北朝、隋朝,一进到唐朝,才被改进,退出了历史舞台。

    唐朝著名的横刀。就是在环刀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横刀的改进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