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章 千里救援

五层高的石质建筑,矗立关口如同一位威武肃杀的大将,远看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李缄远看巨野关,心说比嘉峪关还要雄伟几分,到了近处却现墙头诸多破损之处,风化现象十分严重,显然是年久失修之故。关口两扇巨大铁门也是锈迹斑斑,守关的士兵无精打采,用手上的长矛支撑着身体,几天没吃饭一样。李缄见到这种情况微微一愣,想到,这些年荆勒人侵略夏境都是绕道而行,巨野关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事,也难怪天下第一雄关会如此惨淡。

    见了李缄到来,这些士兵振奋精神作强悍凶恶状,虽然李缄对他们的低劣表演不敢恭维,他还是识相地摸出一些银两交给领头的,这才顺利过关。

    入关以后李缄没有多做停留,实际上,所有客商都不会在这里停留,要知道巨野关的兵痞是出了名的,要是在这里住上一夜,保证你第二天就一穷二白,说不定还被套上一个奸细的罪名。

    过了巨野关,就进入定州境内,李缄加快度赶到最近的集镇,李缄可以不休息,阿兰却是需要。再说了,晚上赶路也不方便,当晚两人一猫就在集镇上住宿。

    就这样连续赶了五天的路,李缄带着阿兰深入夏国境内到了阳州城。入了城,李缄牵着马前行,一路上小孩子见他都躲得远远的,还有的竟然被吓哭了,李缄心想自己没有那么面目可憎吧。这时,一位大婶跑出来将自己的孩子揽入怀中,连忙劝慰,一边还使劲往地上唾了一口唾沫,恶狠狠地骂道:“狗娘养的勒子!”

    勒子是夏人骂荆勒人最常用的词汇,这个李缄是知道的,这下他醒悟过来。北地苦寒,衣物多由兽皮缝制,李缄和阿兰的装扮还和在关外时一样,加上两人骑的荆勒马比大夏境内的马匹要高大许多,这些人自然将两人当作荆勒人了。

    夏人在教育自己小孩的时候,一般会告诉他们荆勒人凶残无比,喜欢吃人肉喝人血,尤其喜欢吃小孩子。受到如此教育,荆勒人在这些小孩子心目中和妖魔一般,所以,见了李缄和阿兰两人就会就躲开,甚至被吓哭。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缄认为还是换一身衣服比较好,不过,在此之前,他想先找一家客栈住下再说。周围的夏人看他们的目光都带着一些鄙夷和敌视,相较于边境地区,这里的人对异族的敌视还要强烈许多。

    连续找了几家客栈,客栈老板都推说没有空房,李缄自然知道他们不是真的没有空房,而是不愿意接待荆勒人。后来,李缄给出三倍的价钱,客栈老板这才说是愿意把他自己住的房间腾出来给两人。

    李缄又吩咐小二帮他和阿兰各买一身衣服,小二开始还不情不愿的,李缄给他一块碎银子后,小二当即眉开眼笑,屁颠屁颠地去了。李缄暗叹,金钱的魅力果然是无穷。

    上楼放好行李,李缄带阿兰下楼吃饭,坐下后点了几个小菜,饭菜很快便端上来,李缄照料着阿兰吃了起来,阿兰因为抱着小黑,吃饭总是不专心,李缄只能哄孩子一样哄着她,一边还要照料小黑。

    李缄和阿兰的邻桌坐了一名极有威势的大汉,大汉一身单薄的破旧灰衫,皮肤微黑,国字脸,浓眉大眼,鼻子高挺,目似冷电,钢针一般的短须虽有些凌乱,更增添其豪气,桌上摆了一个酒坛,大汉突然端起酒碗,对李缄道:“这位兄台,共饮一碗如何?”

    “多谢好意,在下从不饮酒。”李缄回绝道,扫了一眼大汉,看出这名大汉也是一名高手,手掌宽厚指节粗大,功夫多半就是在手上了。

    “那真是可惜了。”大汉有些遗憾地道,将一大碗酒一饮而尽,长呼出一口气,面露舒坦之色。

    大汉瞟着李缄,道:“看这位兄台的装扮,想必是刚从关外来罢。”

    李缄道:“正是。”

    “不知所为何事?”大汉紧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