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二十四 去苏联

席接着说道。

    “服从组织安排!”

    “那好嘛,你收拾下,后天就和同志们一起坐苏联同志的飞机去,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你会讲俄语就直接插班,我们现在的中高级指挥人员相当缺乏,其他的同志暂时先适应段时间再参加学习。”

    “是!”杨思成举手敬礼后离开了**的窑洞。

    也没有什么可以收拾的了,部队和老战友都在遥远的冀中战斗,杨思成在延安也没有什么熟人,到抗大的校园里面去转悠了一会也没遇见以前的同学,不过想想他们也都应该活跃在各个地方的抗日战线上呢。

    两天后,延安机场,杨思成和六名战友一起登上了苏联同志回国的飞机。

    这是杨思成第一次乘坐飞机,虽然他曾经打下来过,飞机平稳地飞上了蓝天,地上的景物逐渐缩小,连高高的宝塔山都变成只有个钢盔那么大小了。白云从舷窗边掠过,杨思成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

    飞机经过几次落地加油后进入了苏联领空。

    杨思成惊奇地看着地上那些火柴盒大小的房子矗立在广袤的平原上,虽然飞机飞得很高,可眼尖的杨思成依然能够看见地上那些漂亮的异国建筑和如蚂蚁大小在田地里面辛勤劳动的人们。

    杨思成真的很羡慕这些身在和平中的幸福的人们,没有呼啸而过的子弹,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有的只是宁静,安逸和富足。

    “什么时候我的祖国也能象这样呢?”杨思成心中想道,“等战争结束了,我一定要回到家乡,看望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不知道杨靖宇大哥他们还好吗?”

    飞机降落在了莫斯科中央机场,这里已经有几辆专车在等着他们了。车子很快就开到了他们的目的地:莫斯科中央军事学院。

    放好行李后,苏联负责接待的同志领着他们熟悉校园,这个学院还真大啊,据杨思成估计比整个延安城都大。

    这是整个苏联几个最高军事学府之一,里面各个方面学科都有,有齐全的训练场所和设施,小到步兵射击场,大到坦克训练场,配置极其完整。杨思成他们就读的是步兵分院战术指挥系。

    在负责接待同志的安排下,杨思成很快就办好了入学手续,拿到了属于他的身份卡,凭着这张卡,他可以在学校免费吃饭和使用训练设施,至于武器,由于杨思成随身携带着“卡佳”,就和其他的学员一样,保管在了寝室里面。而其他的同志因为语言问题被暂时安排在另外一个地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