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三章波光之下

与千山堡之间的关联,只禀报说部族叛乱,让努尔哈赤征服部族的伟大业绩次出现败绩,这带来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术虎这步暗棋本隐忍不动,但穆哈的莽撞轻敌却让那些部族看到了另一种不同的选择。当处于渔猎、半农耕状态下的部族遇到一股强大的势力时,为了延续本族的血脉,只要能够生存,部族们往往不会选择拼死一战,这是千百年间无数次战争遗留下来的经验。而出现两股势力,似乎是出于本能,在其间游走又变成最好的选择。这些部族就像是同一个人,小心谨慎地打量着,衡量、寻找其中更具有机会的一方。显然,术虎胜了。

    努尔哈赤或许只隐隐感觉到北方在生某种变化,但东海、海西太贫瘠了,除了有限的毛皮、山货之外,实在不能满足女真人强盛的需要。而那些恰恰又是努尔哈赤不缺的,甚至显得泛滥。抚顺之战,让努尔哈赤夺得了人口,而这次史称萨尔浒之战,又让其得到大量的器械、甲杖,甚至火炮比千山堡还要多出一倍。那些降兵被编入李永芳的汉人队伍,接近一万人。这些大多是家丁,在明军中被称为唯一能战之人,至于不能战的,不死即逃,这在另一方面更加剧了努尔哈赤与明军之间的差距。缴获的甲杖让努尔哈赤又武装其近两万人的八旗精兵,实力再次扩大,总数已达十万。与千山堡一样,火器在八旗兵中仅仅是候选,长处依旧是刀、箭,以及悍不畏死的冲锋。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千山堡都具有与努尔哈赤类似的部分,再加上这次大战的不约而同,至少在努尔哈赤方面是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当然,如苏翎等人所想的一样,敌人始终是敌人,但最先要打算的,却都是辽东。

    努尔哈赤在坐着各种准备、尝试,这边千山堡苏翎,也在进行一种尚未决定的尝试。似乎双方都在进行这某种竞赛,看谁能最先做出最正确的行动。

    刘綎等武官因此被请到千山堡,在苏翎的大厅内,这些人总算可以休息一下连日耕田的筋骨。作为赎金计划的过渡期,这些武官们已经挑选最信任的家丁返乡办理苏翎交代的内容,随行的自然有千山堡的派遣人员,总数达一百多人。这些人将孤身在异地他乡潜伏,等待苏翎出的命令。

    一百多位武官被请到厅内坐下,不论是监军还是武将,此时都在同样的处境下见面,昔日彼此不满的,此时已没了芥蒂,而往常投缘的,此时也只能相互一望。

    苏翎到场只待了不到小半个时辰,说了几句话,便就离去。

    头一句便是告诉众人,萨尔浒的战果。第二件事,便是出了个题目,问:“若是东路军还在?会如何?”

    这一震一疑便让百多名武官整整争执了半日,而苏翎也特意交待让他们不受打扰地自由商议,不论是打也好骂也好,一律不做干涉。

    问题的答案,或许能对千山堡的出路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