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章 此长彼消

拉拢手段。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的下半年,大明朝辽东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鉴于东部女真、西部蒙古屡次扰乱边境、挟赏,便弄出个“羁縻之法”,让辽东副总兵姜弼出使蒙古各部。

    这可是以大明朝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前往蒙古境内,与苏翎派胡秋青的远道绕行可是两个境界。

    那副总兵姜弼,是以探访开原、铁岭一带原北关的锦台什、布扬古后人为名,找到锦台什的长孙女不地,即蒙古一部脑毛大的孙媳,赏白银一千两;而锦台什的次孙女仲根儿,又是察哈尔林丹汗的贵妇人,更是赏白银三千两。这明着说,是大明朝廷对于守边有功的人,一直惦记在心,实际上是也就是表明一个态度给蒙古各领看。姜弼拿着大明的谕令告诉蒙古部族领脑毛大,让其传谕炒花各部,不要听努尔哈赤的“哄骗”,并约定将共同出兵夹攻后金兵。同时,又再次向蒙古各部宣布明廷的“赏格”,收买后金国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的级。到了九月,大明朝廷又加赏给察哈尔林丹汗白银四万两。

    这样一来,在大明朝廷的重赏之下,被逼迫盟誓的蒙古喀尔喀各部,除宰赛本部以外,几乎都转向了,连努尔哈赤本人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说是“陷溺于明国之教唆”。

    这蒙古人虽反复,但做起事却毫不含糊。就如蒙古各族跟努尔哈赤联手时,说兵,便起兵数万直逼明境。而如今再次倒向大明朝,蒙古部族中扎鲁特的钟嫩、昂阿、彻特扣肯等贝勒便立即翻脸,将努尔哈赤派往扎鲁特的达雅部的使臣以及携带的马、牛、羊、衣物都劫了去。

    努尔哈赤听闻,自是气得须生烟,再三派遣使臣求问原因,但喀尔喀各部贝勒既不派遣使臣答复,又把努尔哈赤派来的使臣拒之门外,不予接见。尤其是其中那个叫钟嫩的贝勒更彻底,将努尔哈赤派往各部的使臣锡喇纳、硕洛辉、伊沙穆等人以及他们所携带的马、牛、羊全部劫走,并且率领蒙古骑兵掠夺一直与努尔哈赤走得很近的,扎鲁特色本贝勒的马、牛、羊等。

    努尔哈赤面对这些气得昏头,下令将察哈尔林丹汗的两位使臣斩。自此,蒙古人与努尔哈赤彻底决裂。

    胡秋青说的这些,无疑让苏翎对蒙古人更多了一份信心。而那仅剩下没有明显表态的宰赛一部,却在这里与苏翎暗中有这般联系。那么,明年的进攻,蒙古人的出兵便无需怀疑,而努尔哈赤斩杀林丹汗使臣的做法,更是毫无远见。

    听完这些叙述,苏翎脸上露出笑容,说道:“看来,真得再建一个蒙古营了。”

    “大哥,当初不是这么说的么?”胡秋青明知故问。

    这当初可没想能招募到这么多的蒙古人,并且,以这个形势看,还会有更多的蒙古人加入进来。至少在贺世贤所部,蒙古人已经不少,同时,努尔哈赤的麾下,也有不少蒙古人。当然,如今还得加上苏翎所部的胡秋青的蒙古营。这蒙古人的想法,与女真人差不多,族群的观念,还仅仅是领们的特权。若是如此延伸出去,那些汉人,也不过如此。

    “你可镇得住这些人?”苏翎问道。

    “镇不住,就杀。”胡秋青双眼流出几分杀气,这在去蒙古的路上,就已经成型了。

    “嗯。我再给你拨一些人马。”苏翎点点头,说道。

    自此,蒙古营算是划入苏翎麾下。

    火光的映衬下,三人的面上都满是红光,看着跳跃的火苗,各人均未说话,在心中想着归自己管辖的事情。

    “朝鲜”苏翎说了两个字,又停下。

    赵毅成却接着说下去,“大哥,也差不多了。再见见那个什么都元帅姜宏立、副元帅金景瑞?”

    苏翎望着赵毅成,两人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做到同步。

    “好。咱们就看看这两位元帅的最后决定。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