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六章再选官兵

差不大,且与兵们也是最熟悉的,这不论是从何处调拨地军队,把总与兵还算是始终在一起,不属兵将分离的部分。那些败兵之中,也是基本是按原属建制编制地小队,只有新招募的广宁一带的新兵,才由新任把总管带。目前几座大营之中,便是这些基层武官维持日常运作。

    有鉴于此,苏翎分营集中把总一级武官,直接考核骑射、兵器等等各自擅长的功夫,倒是照着明军惯例的标准,一一记录成绩,以待重新调整任命。而那些士兵们,则仍然是按一等兵等新的士兵标准,进行选拨、筛选。此时负责监督、管带的,都是第一次选拔出来的一等兵们,个个都昂挺胸,勒令参选的士卒们按照老规矩,在辽阳城外的那一段路程上展开新的军营生涯。由此,辽阳城外大群奔跑的士兵,连续有半月,都没有断过。

    等这些都已经安排妥当,苏翎这才将目光投到那些高级武官的身上。

    除去战车营的一千多名士兵,这仍然剩下三万二千多明军士兵。若是算上苏翎以五千黑甲骑兵为底子创建的五营人马,加上祝浩在弓长岭驻防的一营,这辽阳城外共计有八万人马。刨去专管运送军需、粮饷的,也还剩下六万多人。苏翎决定待选兵之事结束后,便将部分人马调给郝老六以及千山堡的余彦泽、曹正雄三部。以三人目前的手段,足够消化这部分人马。

    不过,即便如此,这辽阳城外始终要另建两营,才能便于调动、指挥,这武官人选,依旧脱不掉稀缺的局面。按每营五千编制。总计八座大营,苏翎不仅从千山堡以及驻扎在海州的郝老六处调集一些武官赶赴辽阳,也必须从袁应泰提供的武官名单中选择一部分。才算勉强够用。

    辽东经略袁应泰的初次筛选,标准倒没与苏翎商议,以袁应泰承诺过地相符,这凡是不能严守军纪,贪污军饷小有名气、且没有过军功、战绩的,一概被派往辎重营管事。那被苏翎按着名册召集到总兵府上的。倒也有二十一名千总官,十名游击将军,七名守备官。至于总兵、参将等等更高一级地武官,辽东经略袁应泰一个没放出来,以保证苏翎做事不受任何潜在的干扰。

    这三十八名武官。披甲戴盔,在总兵府前院的空地上站成三排,静静等候苏翎的接见。那总兵府外,则全是各武官的家丁,数目各自不同,最多的一位游击,有一百二十名家丁,最少地一位守备,则只有三十名。估计。这与武官的家财有关,当然。也与贪污军饷的多少有些关联。虽说朝廷已经将各自武官的家丁计入军饷范围之内,但却不足以让家丁成为武官们的依靠。没有额外地赏赐。家丁自然不会太多。

    这些数百骑兵的家丁,在总兵府外乱哄哄地散落着。不过,很快。护卫队长唐平便出现了,大队的护卫骑兵们立即勒令所有家丁静声,并按各自所属列队等候。有几个家丁嘴里刚嘟囔了几句,动作稍慢,随即便被砍了一刀背,并被呵斥道:下回立斩。若在平时,这些被宠掼坏了家丁难说会不会拔刀相向,可惜,见着苏总兵护卫骑兵们的黑甲着装,以及那些大大小小制作那精良的装备,可都没一人敢真的动手。

    总兵府内的苏翎,也在大群护卫的簇拥下,出现在武官们的面前。所有在场地武官立即站直了身子,竭力在这位新出现的辽东总兵官面前留下一副精干地印象。

    苏翎瞧着眼前这些武官,一一挨着顺序打量着。这体格、精神,倒都是不错,不过,看起来,这之中大多数都有四十岁左右了,只有不到十人看着还年轻。“上过阵,杀过人的,左边列队。”苏翎低沉着声音说道。

    大概是这些武官都听说地了这新任辽东总兵官是个年轻得不像话的青年,可这第一句,便出人意料。武官们稍稍犹豫了一下,很快便站出来六个人,在苏翎地左侧排成一列,剩下的,似乎都在某种不安之中,微微扭动了下身子。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