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七十六章诸侯各散

咆哮如雷地怒叱一番的吕布不知所以。

    却说洛阳城内,孙坚率军扑灭大火,屯兵于城内,设帐于建章殿基上。当夜,孙坚刚刚睡下,便有军士来报:“大殿东南方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孙坚感到奇怪,命人下井打捞,发现一个宫女尸体,单看衣服,已经浸泡了数月,但是身体却没有丝毫腐烂,而且看她的容貌竟然栩栩如生。众人觉得奇怪,又见尸体的背上有一包裹,打开之后,发现一个锦盒。

    孙坚命人把锦盒拿过来,打开一看,竟然是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刻着五龙交纽;旁边缺了一角,用黄金镶上补了,上面有篆文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孙坚不知真假,便问知识最为渊博的程普,程普说道:“回主公,此确是传国玉玺。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下,看见凤凰栖在此石上,便将之送给了楚文王,石中便是这块玉。秦二十六年,秦始皇命人把之雕琢成玉玺,李斯在其上刻了这八个字。平定十常侍之乱后,少帝登基称帝,皇帝六玺唯独少了这传国玉玺,原来竟是在此井之内。主公,此乃上天将玉玺授于主公,他日主公定会身登九五之位,只是此地已不可久留,我等应该马上返回江东,再从长计议。”

    孙坚心下也是一阵狂跳,更是觉得程普之言有理,于是便打算第二天一早便秘密返回江东,并且嘱咐手下众人不得将此事传出。

    不想孙坚的亲兵当中有下一个与袁绍同乡,此人便偷偷溜出去将此事密告袁绍,想混个官当当。袁绍知道后,岂能让孙坚轻易离去,何况二人已经因为袁术而彻底决裂,是以第二天还不等孙坚率军出发的时候,袁绍便已经率军将孙坚的一千多军队问了起来,并带着六路诸侯前来发难,孙坚自是以病为由,说是要返回江东养病,袁绍故意道:“吾知文台之疾乃因传国玉玺耳,只要文台肯交出玉玺,此病将无药自愈。”

    孙坚大惊失色道:“本初何出此言?什么玉玺?”

    于是袁绍见孙坚死不承认,“嘿嘿”冷笑两声,让那个军士出来对质,孙坚见此人正是自己手下的亲兵,顿时大怒,想立刻拔剑杀了他,却被袁绍拦住。

    孙坚见袁绍已经有了人证,若是此刻交出玉玺,只怕会身败名裂,更不一定能逃得了性命,于是便当场立誓,若私藏玉玺,他日必乱箭穿心而死。加之众诸侯也一齐相劝,袁绍虽有不甘,却也只能暂且作罢。孙坚率军走后,袁绍派人连夜到荆州牧刘表处送了一封信,嘱咐刘表暗中拦截孙坚,截获玉玺,共图大事。

    且说曹操追袭董卓,误中埋伏,差点连自己都搭进去,亏得曹洪相救,才能够逃脱,回到诸侯大营。却见到袁绍等人各怀异心,料到众人不能成事,于是便引军投靠扬州去了。张邈、鲍信、刘岱、乔瑁、公孙瓒无人也与袁绍不善,在曹操离开之后,得知刘备伏击董卓成功,皆是暗自羞愧,分别引军退回本地。袁绍等七路诸侯也在孙坚离开的当天,各自返回本地了。

    这次由刘备首先发起的轰轰烈烈的讨伐董卓的行动,在董卓迁都长安、诸侯同盟纷纷离去之下而结束了,虽然这次讨伐董卓并未对董卓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毕竟也将董卓从洛阳赶到了长安,由于天子远在长安,又被董卓劫持,于是中原地区便成了诸侯们逐鹿称雄的地方。

    这次讨伐董卓之中,受益最大的便是刘备,不但成就了刘备的名声,而且在伏击董卓的战役后,得到了大量的钱粮、百姓,还有一万多降兵,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础。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