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零二章安东良策

守既受董卓传假诏,自然也是受害者,最多是遇事判不明,虽有罪,却是罪不容诛。是以,小民等才冒死写下万民帖,恳求王爷能够体顾辽东军十万百姓之心愿,让…让公孙太守继续做辽东郡太守。”他们此来的目的本来是希望刘备能够饶过公孙度父子的性命,但是看到刘备的神态以及厅内的情况,这个老翁便将目的临时改了。

    刘备听了,哈哈大笑道:“汝等之提议甚佳,孤甚欣慰。”

    这个要求本来是这个老翁临时改的,说出之后便已经感觉到有些过分,虽然他不是从政之人,也明白公孙度已经反叛过一次,无论是什么原因,刘备能够饶过其性命已经是很大度了,若然其再继续担任辽东太守,绝对是无礼之极的要求。这个老翁见刘备突然大笑起来,更是对他的提议赞同,以为刘备是故意说的反话,当即吓得便“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磕头如捣米道:“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小民之意是恳求王爷饶过公孙太守性命,至于谁做辽东太守,自是王爷说了算。”

    刘备见状,知道自己的举动吓到这个老翁了,于是便停下笑声,挥了挥手道:“老人家,快请起来,这辽东太守之位依然还是公孙太守担任。”

    “这个……”不但是跪在地上磕头的老翁,就连站立着的五个老翁也是呆了呆,皆是一副不相信的神情,跪在地上的老翁颤抖着声音问道,“此…此话当真,王…王爷不是在骗小民吧,不…不是,小民是说…是说……”这个老翁想来是太激动了,转了几个意思也不知该如何措辞。

    刘备对公孙度道:“升济,看来此事非得汝亲口说出来,他们才能相信。”

    公孙度心下也是感动万分,虽然他也自认深得民心,却不想这些百姓竟然会为了他的性命不惜来到刘备跟前献万民帖。听了刘备之言,公孙度急忙站起身来,先是朝这六个老翁深鞠一躬,然后再站起身来说道:“诸位长者,公孙度在此多谢辽东百姓之厚爱。公孙度不辨是非,妄动刀兵,惹来燕王神兵东进,以至于兵败被俘,度本以为必死无疑,不想燕王殿下并没有取公孙度项上人头,而是让度戴罪立功,仍为辽东太守。”

    这几个老翁这才相信刘备之言非虚,另外几个老翁也是急忙跪下,口呼燕王千岁。刘备急忙命几人起来,让他们退下去,并且每人赏五金,这几个老翁哪里肯要,万般推辞,但刘备欲以此树立威信,每人五金自是少不得分毫。

    这几个老翁退走之后,刘备让公孙度重新落座,笑道:“不想升济竟如此得辽东百姓爱戴,孤深感欣慰,有升济坐镇辽东,孤也放心也,自此之后,孤便可全力南下与东进,再无后顾之忧也。”

    公孙度急忙又谦逊一番,刘备又问:“升济,不知辽东与之周边鲜卑、高句丽以及三韩关系如何?”

    公孙度闻言一愣,随即便明白了刘备之意,急忙答道:“回主公,东鲜卑有三大部落,彼此制约,互不信服,是以数年来,从未有过鲜卑铁骑南下之事。三韩之情况与东鲜卑相差不多,也是彼此制约,没有北上之雄心。东部除了高句丽之外,还有夫余、娄挹、沃沮三国,辽东人称之为塞北四国,此四国中,高句丽强,而夫余、娄挹、沃沮三国为弱,高句丽常常对其余三国用兵,疆界不断扩大,其余三国虽然又恨又怕,却又因各自利益而无法联合共敌之,日渐被高句丽蚕食。然高句丽国王的野心并不单在塞北三国,更是常有进犯我大汉之心,度做辽东太守之后,曾经查过辽东记载,现五年之内,高句丽曾经七次犯境,使得辽东郡之北的玄菟郡尽陷于高句丽也。”

    刘备点了点头,暗道,果然与自己所知一模一样,看来轲比能身亡之后,幽州之患已经不在鲜卑,而在于高句丽也,若是不能有一安东亮策,只怕必然会对自己日后争锋中原有所牵制。

    刘备问道:“不知升济可有安东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