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二章 憋屈的陈大官人

    一个多月的战斗下来,陈清可谓是心力交瘁,从心底渴望能有个美美的假期,每天睡到自然醒,但就在他即将要美梦成真之际,却被曹操拦腰斩断。

    起床气是二十一世纪高压人群多有的心理疾病,陈清灵魂穿就穿了吧,还把这坏毛病带了过来。所以嘛,一大清早走马上任的新徐州长史----陈清,陈大官人,正板着张老脸,恨不得从路人里找个贼眉鼠眼的家伙出来狠狠泄泄。

    但谁知,赶往州牧府的路上所有百姓都是对他恭敬有佳,见面必行一礼,即便远远隔着亦是交头接耳朝他竖起拇指。

    要用两个字来概括他现在的心情,那就是憋屈,绝对的憋屈!

    才不露白,这话说的一点儿没错,陈清现在很后悔当初干嘛吃饱了去管这历史的闲事儿,虽然能亲眼见一见三国人物,是他从小梦想……

    人说土皇帝、土皇帝,这话还没错。陶谦坐于州牧府主位之上,两侧文武一字排开,还真颇有几分金銮殿的气势,只是这环境相较之下太过于磕碜了些。

    “哈哈,道明贤侄莫要多礼,来来,坐这儿。”

    见陈清来到,陶谦并未有丝毫责怪他迟到的意思,仍然满带笑容的指了指糜竺身旁的空座,示意他坐下。

    第一次来到州牧府,陈清坐的是末席,之后几次亦是如此。然而短短一个月后,竟是一跃而起,坐在了仅此陶谦的糜竺身旁,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官第二,这点令在场官员很是嫉妒,但同时又纷纷向他投去了巴结的目光。

    麻烦呐!陈清以微笑一一还礼,即便是曹豹亦是对着他微微点了点头。

    要说曹豹对他的态度改观,还得追溯到那次三门强攻之时。当日,曹豹并不知贼寇所想,见贼势颇巨,城头隐隐有落陷之态,心中大惊。忽见贼营大火四起,攻城黄巾稍过片刻便匆匆撤去,这才送了口气。当后来得知这把及时火是陈清放的之后,心里便慢慢对他少去了些许恨意,只是面子上还是挂不住,偶尔会犯些无伤大雅的小脾气。

    “这次徐州赖的平定,全仗诸位之功,老夫代徐州百姓谢过诸位。”

    老迈的陶谦豪爽不减当年,竟是说到做到,起身朝众人弯腰行了一礼,眼光还特意向陈清、糜竺这一侧顿了顿,让众人又是一阵羡慕陈清的福气。

    站直身子后,陶谦重新归回主位,清了清喉咙,沉声道:“经此数战,共斩敌两万余,降敌四千余,可见贼寇反心之重。如今北门之贼虽以退去,但难保他日不会再虎视徐州,因此,新兵之操练切不可倦怠。唔,道明、子仲(糜竺)、曹豹,汝等三人经验颇足,便各领一支新军即日起于城门外操练,至于城内守备,便由陈登、糜芳为,诸位共同辅之便可。”

    “诺!”

    众人起身抱拳,欣然应允。唯独陈大官人皱着个眉,隐隐不爽。

    操练新兵……嘿,就算是从黄巾里挑个三千人出来也要化上几个月才能练成,得,这次又得很长一段时间没觉睡了。曹孟德,我日你先人!

    陈清虽然心中很不爽,但自打昨日接到陶谦的嘱托后,就开始想起了练兵的方针,只是这计划要实施起来确实很有难度。因为他脑子里装满的,全是后现代的练兵方式……

    沉吟片刻,陈大官人忽而眼中闪过一道狡黠的目光,起身抱拳问道:“州牧大人,清欲前往牢中,说服此役擒获之黄巾将领,不知可否?”

    当日西门之战方一打响,便有一名曰张闿的黄巾小将偷偷逃向徐州,直接找上了陶谦,在守护北门的战斗中也隐隐出过些力,最后陶谦给了他一个百人长的职位让他好好从低层做起。陈清的这一提议,倒是让陶谦想起了这茬儿。

    能够说降最好,若是无法说降也不过如此,且就让他试试罢。出于对陈清的信任,陶谦稍一思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