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四章 袁氏双雄(第四更)

    陈清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被曹操死拉硬拽拖到了曹府大厅,迎面而见的就是一高一矮两个面貌端庄、俊武不凡的青年。想都不用想,这两人必定是袁绍、袁术无疑。

    其实要说起见面,初到洛阳之时就在曹操的牵线搭桥下见过一两面,只不过对于这两人的影响嘛,嘿,连十常侍之的张让陈清都愿意见,唯独不愿见他们两个,这其中自然是有些原因的。

    袁术此人心胸较为狭隘,当日陈清被天子封为济南郡守之时,见陈清年纪轻轻、行事态度又较为慵懒、不羁,便一口咬定他是依附徐州糜家与陈家之财力,才爬到如今的官位,于一日酒宴之时,更是当众人面言陈清空有其表、贪慕权势又兼不耻入赘之辈。虽当日众人皆摇头暗叹袁术之无度,陈清亦只是耸肩一笑,未做辩解,不过至此以后嘛,就再也不愿与此人共处一室了。甚至每次西园校尉议事之时,都尽量借口军务繁忙避而不见。

    至于袁绍嘛,此人倒颇有风度,行事不拘一格,亦有明主之相。若非两兄弟几乎形影不离,陈清倒也很愿交这个朋友。毕竟,人家在历史上可是雄霸河北的汉末枭雄之一,更有满堂文武,若非后期犹豫不决,不纳忠言,手下文臣结成两派的话,曹操不一定是其对手。至少在兵力上,绝对是弱其一等。

    放一踏入大厅,接触到袁术那颇带怨恨的目光,陈清就有些大感头疼的揉起了脑袋。要说袁术确也非草包之人,除却心胸较为狭隘之外,于外界更是有义侠之名,年少时尝领州郡内勇猛之士行侠仗义,口碑很是不错。

    “要见陈大人一面,实非容易之事呐!”不阴不阳的语调确实很不符合较为英俊的袁术,但见他冷哼一声站了起来,拱手抱拳道:“孟德兄,今日吾等两兄弟前来,乃是为了家国大事,袁某自会有所分寸,将此前之个人纠葛且放一旁。”

    陈清一头恶汗,究竟是谁惹了谁?从袁术这嘴里说出来反倒成了他有理,他是原告,而无辜被辱的陈大官人却成了被告,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袁绍见陈清脸色颇有微妙,摇头暗叹。同父所生,袁术之气量怎是如此不堪,明明是饮酒过度而惹出来的祸事,人家不计前嫌已经很不错了,却又咄咄逼人,旧事重提。今次乃是因素闻陈清有急才之誉而来,特意为何进与张让明争暗斗一事前来问计。既有求于人,又如此行事,岂非愚者!

    深深摇了摇头,袁绍亦是起身面带微笑朝陈清拱手道:“前日匆匆一别,绍甚是挂念。不知道明贤弟近来可好?”

    袁绍面容俊伟,眉宇间豪气外露,倒不失为一翩翩俊公子,言谈举止也甚为高明,仅仅只言片语便拉近了两人的关系。这也让自幼一起长大的玩伴曹操,颇感面子上有光。

    人若敬我,我必敬人。陈大官人本着友好交往长远打算的方针,倒也不计较先前袁术的无礼,反而朝二人各自行了一礼,复而向袁绍笑道:“清一向如此,又怎有好坏之说?倒是袁绍兄近来辛苦了,忙于奔波大将军府,恐怕甚累矣。”

    此人果如民间所言,贤士也!袁绍因家族盛名,加之个人魅力、谈吐,门下幕僚颇多,似有门庭若市之态,久而久之关于民间话语也听的较多,其中陈清在济南的口碑更是达到鼎盛。起初袁绍还稍感不信,如今见他不拘袁术先前之过,仍是谈吐大方、礼数有佳,不禁于心中暗自赞叹曹操好福气,有如此贤士辅佐。

    “同居一官,何必打这官腔?你们两个也别装秀气了,入席再谈。”曹操爽朗一笑,命周围下人准备宴席,领着众人向内厅走去。

    酒菜味道很是不错,陈清吃的倒挺有味道,丝毫不在意,可袁绍却憋屈的慌。每当欲要开口谈及正事之时,却总被曹操以把酒言欢为由扯开话题,绕到不知何处去,直到连续灌了七八杯美酒下肚,这才乘曹操‘一时不察’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