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四章 夏侯妙才

    托起下巴思虑了许久,陈清再次抬头时愕然现连同曹操在内,所有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都充满了疑虑不解。想来也是,这响应袁绍号召集合所有兵力救出天子、剿灭董贼本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儿,无论出于利益还是为了社稷着想,倾尽全力那都是必须的,当然至少这一班武将看来是如此。

    陈清有点头疼的揉了揉眉心,他知道历史上曹操倾尽全力结果却被董贼部下一阵伏击,最终兵败落魄,再回老家募了第二次兵。虽然从历史上来看,曹操一人领兵突击给世人留下了个好印象,但实际上他所消耗、浪费的时间也是必须计算进去的。所以,陈清之前所思考的就是如何避免这一场突袭,纵然他突击成功,后面仍是得只身面对董卓大军,依然得不偿失。反过来想,如果曹操省下了现在麾下的一万五千士卒,就可以为他直接取得青州、兖州一带起到绝对的优势,节省很长一段时间。

    “唔,诸君且听我一言。”陈清缓缓揉动着拇指上的玉扳指,全神贯注的分析道:“如今董贼在洛阳强征精壮,其兵力已逾十万,若是硬撼,纵然吾等联军胜了,亦是难免拼的损兵折将。洛阳前次兵变,正是因城内守卒太少,各州县私兵数倍于都城。孟德所欲思者当是保存势力,静观其变。”

    陈清话说到一半,却见对面武将那一排紧挨着夏侯惇而坐的粗犷汉子忽然冷哼,嘲笑道:“尝闻陈道明乃是天下英才,却不想亦是这般鼠辈,吾等身为武人冲锋陷阵都未觉害怕,倒不料你一文士统领后军竟是畏惧在前,实在是笑煞在下!”

    夏侯惇闻言一愣,暗叫不好。自己这个弟弟啥都好,就是脾气……幼时曾因尚武而被附近一带的士子、文人所轻视,导致他至今都不愿与文人交往,常常冷言讥讽。未曾料到,今日这般重要局面亦是忍不了这缺点,不禁皱眉冷声道:“妙才,不得无礼!”

    曹操颇有些为难的皱起了眉头,一边是跟随自己数年的智囊加挚友,另一侧是刚刚投靠不多日的虎将,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出声劝阻哪一方都好做人。更何况,今日议事内一大半的都是新面孔,都是与夏侯兄弟差不多时候来的新武将,自己若是斥责了夏侯渊,不免令别人觉得对陈清有所偏爱。

    若是道明的话,必然会明白我的苦处。思虑片刻,曹操摇头道:“妙才之言虽激,但却有理。勤王师、清君侧怎可不尽全力?还望道明明言,解操之疑虑。”

    聪明人对话就是如此,纵然是演戏,也足以令旁人当真。曹操这几句话说的夏侯渊心中很是畅快,而其余一干武将也觉得曹操不包庇亲信,为此深感欣慰。最重要的是,这出戏的另一个戏角与他心照不宣,彼此熟知,又怎会看不懂此间含义?

    “唔,孟德与夏侯将军所言极是,若不倾尽全力又岂能填住这天下幽幽之口?此前清未曾说明,倒是清孟浪了。”陈清朝夏侯渊略带歉意的拱拱手,沉声道:“董贼势大且手下文武齐全,又收丁原所部之并州铁骑,可谓正值锋芒毕露之期,若是硬撼,损失必大!”

    众人点点头,陈清所说的确实正确。先且不论袁绍等人的兵力几何,军装如何,士气如何,在如今无法得知具体情况前,自己一方与董卓相较确实弱了好大一截,若是硬撼恐怕连塞牙缝都不够。

    见众人点头默不作声,夏侯渊虽面露不爽但亦是如此,陈清朝曹操会心一笑,接着道:“为此吾等必须避其锋芒。唔,孟德许是可遣善于奔袭、突击之将领,率一路骑兵绕至弘农、洛阳一带伏之,阻其补给,断其粮线,扰其军心,随战局而百变。”

    众人闻言齐声点头附议。一场大战的胜负往往又粮草补给来起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这冷兵器时代,一个势力的粮草丰厚程度直接决定了很大一部分的胜利。陈清这计虽然简单,但却很实用,若能成功做到如他所言,这战的天枰就必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