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 亲贤并举

咱们家的门风,都被大哥给带歪了。”

    郑佳忻温柔一笑,不接妹妹的嘴。

    处理完家务,郑晓路回过头来,又一把抓着徐申懋道:“走,老子也要去监考,你且给我说说,除了‘呜呼哉’,你还有多少暗号?”

    徐申懋脸色一苦,心叫,惨了,还以为挨了一脚就没事儿了,结果……还是要算帐啊。

    “阎王元年第一科乡试”并没有像以前的朝廷取仕那样考八股文,而是改考策论,策论这玩意儿嘛,其实就是现代的议论文。邵捷春本来出的题目是让考生们评论一下古今帝王,但后来鉴于四川缺官的严重人才压力,又临时将考题改为“论四川的经济发展”。

    原因很简单,朝廷考八股文是考文采,考生们考上之后,还要在朝廷里见习许多年,才会外放为官,但阎王军这个科举录中的人才,马上就要上任全川八府一州一百二十个县城,若是考八股文,取些只会圣贤书,别的啥都不会的人,邵捷春可不放心将一县行政大权交给他们。

    因此邵捷春改考策论,想要录取些对治政有见解的人来,真心好用。

    策论写作起来比八股文要自由随意得多,但要求的见识却不少,实际上连后世的公务员考试作文题,也就是考的策论,只不过改了个名字叫“申论”罢了。

    在郑晓路的威逼之下,徐申懋老实交待,原来不光有“呜呼哉”这个给郑俊材单独预备的高级暗号,还有许多有钱人家花钱买了暗号,有的暗号是文中连用三个词,有的暗号是一整句话,有的暗号是特定的字词组合……

    明朝的科举制度虽然法令森严,例如要糊名,要重新派人抄卷子,但只要是死规矩,就总会有破绽,这种约定好考官,暗中买通暗号的手法,根本就是公开的秘密。不过考官们也知道自己的乌纱重要,所以这些买暗号作弊过关的考生,一般都得不到好名次,通常只能排在几十上百名之后,这样就不起眼,不会被人揭发。

    郑晓路哭笑不得地听徐申懋说了半天,又忍不住踢了他两脚,道:“老子的选才考试,你也敢玩这花样,邵捷春知道么?”

    徐申懋低下头道:“那人死板,下官不敢让他知道,不过他是主考官,一般也不会来管那些几十名,上百名之后的考生,只有前几名他才会重点关注。”

    “嘿嘿,你这贪官。”郑晓路笑嘻嘻地道:“你说,我是把你革职呢,还是把你砍成十七八截,还是把你赶出四川呢?”

    徐申懋一听,汗水哗啦啦地直流,心想,砍成十七八截就不用说了,赶出四川就是回到朝廷的怀抱,到时候自己这个发明“阎王元年”的元凶,那还不被朝廷给点了天灯?他颤声道:“下官选个革职……革职吧”

    切,没胆子的家伙,哥玩你呢,现在四川缺官员,你这种老官僚就算想搁担子,我也不让。郑晓路眼珠子转了两圈,道:“算了,这次先戴罪立功,好好给我监考,要是监考得不好,我再来处置你。”

    徐申懋大喜,屁滚尿流地去了。

    见徐申懋走了,皂莺在身后不满地道:“这种贪官,留着做什么?依我的性子,一剑就把他砍了。”

    “哈哈,皂莺啊皂莺”郑晓路笑道:“砍了他,换个官员上来,难道就不徇私,不舞弊了?别太天真啦,说到底,还是科举制度本身有漏洞可钻,才有了这些家伙的钻营。这事儿,再过四百年也不能完全杜绝,敲打一下就行了,赶尽杀绝也没必要。”

    皂莺奇道:“那你录取上来的人才中间有些废物怎么办?”

    “你想多啦。”郑晓路笑道:“用人的学问,不能唯贤,也不能唯亲。用人讲究的是亲贤并举,走后门进来的人,虽然废一点,但好处是感情好,忠心够。靠本事考进来的人,虽然能力强,但是忠心度也差,做起事来不够圆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